70多岁老农看报纸,指着上面的司令员说:他像我死去20多年的儿子。自古以来,忠孝两难全。一面是对国家对人民的担当,一面是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这种无奈,在中国革命军人的身上,也多有体现。共和国开国大将许光达,便也陷入过这样的纠结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长沙县东乡的萝卜冲村,70多岁的老农民许子贵看到了一张镇上传来的报纸,上面有一张军官的照片,他怎么看这人,怎么像自己的儿子。但儿子在他的心里,已经去世了20多年了,现在骤然看到了一个眉眼间如此相似的人,他怎么也睡不着。于是,便决定前往长沙,一定要找人问个清楚。 而他要问的这个人,便是许光达将军。 许光达作为普通的贫苦农民子弟,靠着自己的刻苦读书,在那个艰难的岁月考到了长沙求学,并积极投身爱国学生的进步运动之中,并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中国革命。南昌起义时,他正在赶南昌的路上,即便是起义军撤离,陷入了困境,他依旧不改心之,追上了起义军,并在起义军中,担任代理连长。 后面他便跟着革命队伍,进行革命斗争,在一次战斗中,因为身负重伤,不得不送去苏联救治,也因此,和国内断了一阵联系。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他才再次回到国内,参与组织和领导抗日游击战,巩固抗日据点。解放战争时期,他率军参与了解放大西北的战役,尤其是在兰州战役期间,正是他率领部队,攻占国民党在南山的主阵地,并抢占了黄河大桥,配合主力部队,全歼国民党在兰州的守军,为大西北的解放和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事迹也上了报纸,最终被他的老父亲许子贵看到。许子贵不管距离遥远,徒步行走了八十公里的路,路上吃自己带的干粮,口渴了就讨要一口水,这样走了两天来到长沙,找到了主管军事的相关部门。 而后,他便将自己的疑惑,以及自己“找儿子”的需求,告诉给了相关的负责人。而且为了证明自己话,他特地把那张报纸拿出来,说上面的人,是他的儿子许德华,是他家的“五伢子”。 这个消息很快就上报到了中央,而骤然听到自己父亲消息时,许光达也愣住了。立刻写信回家,说明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而后立刻安排工作,抽出时间,返回了老家,去探望自己的父亲和家人。 当时,村里的人都挤到村口来看这位将军,他都认真打招呼回应,而后跟着自己的父亲回家,听父亲讲述他不在家的这些年,家里是如何支撑下来的,父子二人,互相哭诉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老人家原本还以为,从前跟着红军去闹革命的儿子,早就死在外面,却没有想到新中国成立后,还有父子相见的机会,对此很是满意。这次见面后,许将军便在一年后,率领部队前往了朝鲜战场,再次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
70多岁老农看报纸,指着上面的司令员说:他像我死去20多年的儿子。自古以来,忠孝
心碧海蓝天
2025-06-30 21:12: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