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如初见》和历史书的契合度,你知道多少? 1、克林德事件 光绪帝的胞弟醇亲王去德国道歉,当初载沣没少因为受到别样的优待而生气,甚至在回国之后立马就被太后包办婚姻,娶了荣禄的女儿。 去德国道歉的这段经历,就是改编历史“克林德事件”。德国公使克林德去总理衙门抗议时,恰好遇上了军队巡游,克林德先开枪,当场打死义和团二十余人,军队长官立即反击将其击毙。 之后,德国以此为借口对清政府威胁勒索,在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之后,清政府派醇亲王载沣负责道歉,并为克林德立碑,这件事儿也成了醇亲王载沣心中永远的痛。 甚至在剧中也能看出来,他并没有任何实权,都是在慈禧的控制下,就连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他就像一个傀儡,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一些行为。 2、刺杀出洋五大臣事件 吴天白让淑红带回国的炸弹,这枚炸弹最终落在了吴樾的手上,而他也是刺杀五位大臣的始作俑者。 在刺杀的过程中,五位大臣三位轻伤,吴樾因为行动暴露怕泄密自动引燃了炸弹,当场死亡,但吴樾不是反派。 电视剧的主视角是梁乡,从保皇派的视角来看,吴樾确实是坏人,但是从正义的视角以及历史的发展来看,他是英雄。 以身殉国只是为了揭开清政府的立宪骗局,吴樾认为保皇派的目的只是为了延续统治,而非真正的改革。 吴越以身入局,通过刺杀揭露这一骗局,唤醒民众的觉醒,这场行动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影响,不仅揭露了清政府的真面目,也激发了很多人对清政府的不满,甚至后期他的牺牲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评价。 3、下田歌子 她是女校的校长,接收去日本留学的女生,名为实践女学校,甚至在1905年她专门开设了清国留学生部门,专门用来接收中国的女性留学生。 她非常注重东方女子的优质品质,又会向她们传输西方比较进步的思想,她的目标是培养身心独立的女性。 剧中,菽红在日本上的学校就是实践女学校,但后来因为逃课被学校直接劝退了,校长劝退的行为也是迫于无奈,她在后期得知菽红有孩子后,主动帮她介绍工作,减轻她的生活压力。 4、李珠姬 她在剧中就像是一只小蝴蝶,随心所欲的奔跑,没有任何烦恼,让这部剧本就沉重的气氛有了一丝轻快。 其实她在历史上的原型人物是朝鲜末代公主德惠翁主,她的一生非常凄惨,13岁被迫前去日本接受教育,也就是直接成了日本人的质子。 她小小年纪就明白了寄人篱下的感觉,婚姻不受自己掌控,丈夫对她非打即骂,女儿因她的国籍遭到了霸凌,但她因为长时间的压抑生活,神志早已不清。 你还知道剧中哪些历史人物原型呢?
1950年,67岁的清朝摄政王载沣,以90万斤小米的价格,卖掉了醇亲王府。四儿子
【17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