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贾平凹,在1992年在外边偷人,被妻子当场抓住,为此两个人大闹特闹,还一度闹上了路遥的葬礼,令贾平凹颜面尽失。没过多久夫妻二人就离婚了,贾平凹选择净身出户。 1992年11月21日,西安市三兆公墓的殡仪馆内气氛沉重。文学界名流齐聚一堂,为刚刚离世的著名作家路遥送别。贾平凹作为路遥生前知己,默默站在灵堂一侧,神情哀伤。 就在所有人沉浸在悲痛中时,一个意外的闯入者打破了葬礼的肃穆。韩俊芳——贾平凹的结发妻子,毫无预警地冲进殡仪馆,直奔贾平凹而去。没有任何解释,她抬手就给了贾平凹一记响亮的耳光。 "你们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烂德行!"韩俊芳情绪激动,声音在殡仪馆内回荡。 贾平凹面色通红,身体微微颤抖,他试图呵斥制止,却无法平息妻子的怒火。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参加葬礼的文学界朋友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一幕成为贾平凹婚姻走向终点的公开标志。但婚姻的裂痕早已存在多时。回溯到1981年那次华山之行,两人性格差异就已显露无遗。那天,贾平凹与朋友约好一同登山,而韩俊芳仍在厨房忙着准备食物。 "不要再弄这些东西了,都什么时候了?再不去就来不及了,上了华山我们也可以去吃别人的。"贾平凹催促道。 韩俊芳却坚持要等食物煮熟,"这些东西都快好了,为什么要着急忙慌的?等我们回来,锅里的饭菜早就不能吃了,这不就是浪费吗?" 急于出发的贾平凹拿起木棍翻弄灶台下的火堆,试图加快烹饪速度,却不小心打翻了炉子。事态从一场小争执迅速升级为激烈争吵,这只是他们婚姻生活中无数冲突的缩影。 随着贾平凹文学事业的发展,他与妻子的分歧愈发明显。韩俊芳虽然贤惠持家,却无法满足作家对精神契合与艺术灵感的渴求。两人之间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大。 1992年,事情出现转折。贾平凹的一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他应邀参与拍摄过程。在片场,他结识了一位姓夏的女演员。两人因共同的艺术追求而惺惺相惜,经常在片场交流、探讨。这种关系在贾平凹眼中是正常的艺术交流,但在韩俊芳看来却是婚内出轨的证据。 韩俊芳开始频繁闯入电影拍摄现场,不顾形象地大闹,给贾平凹和剧组带来巨大困扰。"夜光剧本"事件成为最后一根稻草——韩俊芳发现贾平凹与那位女演员一同研究过剧本内容,彻底爆发了长期积累的不满与猜疑。 路遥葬礼的闹剧后,贾平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生前,路遥曾对他说过一句话:"人生苦短,不要像他一样。"这句临终遗言,成为贾平凹下定决心的催化剂。几经思量,他决定结束这段早已名存实亡的婚姻。 尽管家人和朋友一再劝说,贾平凹依然坚持己见。为了给前妻韩俊芳和女儿留下生活保障,他选择了净身出户。这个决定对于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作家来说并不容易,但贾平凹心意已决。 离婚后的贾平凹找了一处安静的地方,开始写作《废都》。这部小说仿佛是他情感宣泄的出口,主人公庄之蝶是一位西京的文化名流,人到中年,在婚姻与情人之间徘徊挣扎。小说中描绘的都市生活和情感纠葛,在某种程度上映射了作者自身的心境与经历。 1993年上半年,《废都》出版后立刻引起轰动。小说中大篇幅描写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被许多人视为突破文学禁忌的尝试。然而,这种突破也带来了争议。不到半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以"格调低下,夹杂着颜色描写"的名义将其封禁。出版社被罚款100万元,责任编辑被迫提前退休。 当时的文坛对《废都》评价两极。王朔毫不客气地评论说这是"扒厕所的东西",而季羡林则预言这部作品"将会在20年后大放异彩"。贾平凹因此被贴上"流氓作家"的标签,身心俱受打击。 与此同时,贾平凹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被确诊患有乙肝,需要频繁就医。更令人担忧的是,他的记忆力明显减退,有时拜访朋友甚至会忘记门牌号。曾经灵思泉涌的作家,如今却被疾病和创伤困扰。 就在这人生低谷期,命运给贾平凹带来了转机。住院期间,一位名叫郭梅的年轻护士负责照顾他。郭梅不仅专业能力强,还是贾平凹的忠实粉丝,每次他有新作品问世,她都会第一时间阅读。 "我还有一个有点过分的请求,希望你能够同意。"44岁的贾平凹向20多岁的郭梅求婚时忐忑地说,"每个星期我还想去探视前妻和女儿。" 郭梅大方地答应了这个请求:"这是你作为父亲应该做的,你放心,我不会因此争风吃醋。" 就这样,贾平凹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废都》的命运也如季羡林所预言,在被禁16年后,于2009年重新出版,并获得了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的国际认可。 再婚后的贾平凹创作灵感源源不断。他常说,如果没有郭梅,他未必能打开郁闷的心结,与过去告别。从"流氓作家"到备受尊敬的文学大师,贾平凹的人生经历了从低谷到巅峰的转变。
1942年,贺龙与薛明在延安结婚。彼时贺龙46岁,薛明26岁,能够抱得美人归,贺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