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重庆36岁光棍捡到了一个女婴,含辛茹苦将她拉扯长大。没料到,养女成年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5-23 19:43:14

1990年,重庆36岁光棍捡到了一个女婴,含辛茹苦将她拉扯长大。没料到,养女成年后,光棍父亲说:“我把你养大不是让你养我的,你要有自己的人生。”养女走投无路,只得求助电视台。 1990年,重庆山沟里飘着鹅毛大雪,36岁的邓和平踩着嘎吱作响的雪路往家赶,裤腿早被雪水浸透了。 这人打小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常年病歪歪躺在床,十里八乡的姑娘听了他家情况都绕着走。那天路过村口老槐树,隐约听见猫叫似的哭声,走近了才发现是个裹着蓝花布的小女娃,脸蛋冻得发紫。 邓和平蹲在雪地里犯了愁,自己吃饭都成问题,哪养得起孩子?可刚要起身离开,怀里的娃娃突然冲他咧嘴笑。 这一笑把汉子心里最软和的地方戳着了,棉袄一裹就把孩子揣回了家。灶台边烤火时才发现襁褓里塞着张字条,歪歪扭扭写着生辰八字,还有半块褪色的红布头。 给女娃起名雪凤那天,邓和平把攒了半辈子的烟钱全换了奶粉,村里人说闲话的不少,都说老光棍自己都吃不饱还捡个拖油瓶。 可自打有了这丫头,邓和平跟换了个人似的,天不亮就扛着锄头下地,农闲时去镇上扛水泥包,裤腰带勒紧三年愣是没让闺女饿着。 日子像山涧水似的流得快,转眼小丫头出落成水灵灵的大姑娘,雪凤打小就灵醒,书本上的东西看两遍就能记住,奖状糊满了土坯房的泥墙。 高二那年,邓和平咳得整宿睡不着,痰里带着血丝子,雪凤趁着月假带他去县医院,诊断书上“支气管扩张”几个字扎得人心慌。 老父亲死活不肯住院,蹲在医院门口水泥台阶上抽旱烟:“治个屁!钱留着给你交学费。” 雪凤红着眼眶把录取通知书藏了半个月,最后还是被翻箱倒柜找了出来,邓和平攥着医学院的通知书,第二天就把栏里养的三头猪全卖了。 大学开学那天,雪凤背着蓝布包袱站在村口,瞅着父亲佝偻着腰往她包里塞煮鸡蛋。火车轰隆隆开动时,老汉追着车窗跑,咳嗽声混在汽笛声里,震得人心颤。 谁成想才过半年,医院就来了病危通知,说老毛病转成了肺源性心脏病,手术费张嘴就要五万块。 雪凤把存折上所有零头凑起来还差四万七,咬着牙报了电视台的帮扶节目,录节目那天,编导让父女俩准备段才艺,邓和平搓着皴裂的手直摇头:“庄稼人就会种地。” 最后还是雪凤跳了段小时候学的秧歌舞,红绸子甩起来的时候,台下观众瞅见她磨破的布鞋帮子。 节目播出那晚,村委会的电视机前挤满了人,第二天村支书揣着捐款箱挨家敲门,镇上开小卖部的王婶把进货钱都捐了。 最让人唏嘘的是对中年夫妻找上门,拿着泛黄的婴儿照片要认亲,雪凤把红布头往桌上一放:“三十年前你们扔了我,如今我爹在手术台上躺着呢。” 手术很成功,但邓和平从此干不了重活,雪凤毕业后进了县医院,每天骑着二八大杠载着老爹去针灸。 去年卫生院评先进,记者来采访发现个稀奇事:诊室墙上挂着幅毛笔字,写的是“养儿防老不如心贴心”,落款是邓和平的名字——这老汉不识字,是照着女儿描的红模子一笔一画描出来的。 如今经过村头老槐树,常能看见穿白大褂的姑娘搀着个戴绒线帽的老汉溜达,镇上人教育孩子都拿这对父女说事:“瞧瞧人家雪凤,捡来的比亲生的还孝顺。” 邓和平听见这话就摆手:“当初捡她回来哪图什么回报,就图个冷灶头有人添把火。”这话被写进县里新编的民俗故事集,印在“好人好事”篇头一页。

0 阅读:0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