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无法对抗美国和身后的几十个国家!”俄专家提醒过中国:当与美国竞争时,不仅仅是同美国人,还要与具备强大军事潜力的日本、欧洲、以色列、韩国等国家的军工技术能力竞争,他们是一个集团! 这话听着挺唬人,但先别急着慌。俄专家提醒的是事实,但咱们得掰开揉碎了看:这所谓的 “集团” 到底是铁板一块,还是各怀心思的 “塑料联盟”? 先说军事潜力这事儿。美国确实拉着日本、欧洲、韩国等国家搞 “军工小圈子”,比如日本的半导体技术、欧洲的航空发动机、韩国的造船业,看着好像能互补。 但实际上这些国家各有各的小九九:欧洲年年喊 “战略自主”,马克龙前脚刚说要建 “欧洲防卫军”,后脚就跟美国在军费分摊上吵得脸红脖子粗;日本嘴上跟着美国围堵中国,可 2024 年对华出口额还涨了 8.3%,汽车、电子零件一大半都卖给咱们;韩国更逗,一边跟着美国搞 “芯片四方联盟”,一边偷偷把 70% 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给中国企业。 说白了,这些国家在军事上跟着美国喊口号,可在经济上谁也离不开中国这口饭,真要让他们 “选边站”,大概率得先摸摸钱包答应不答应。 再看咱们自己的 “家底”。这些年中国军工早就不是 “靠买别人技术吃饭” 的状态了:2024 年国防预算约 2.3 万亿元,全球第二,但咱们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歼 - 20 隐身战机成建制列装,福建舰航母下海测试,高超音速导弹技术领跑全球,北斗导航系统覆盖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更关键的是,咱们有完整的军工产业链,从稀土开采到芯片制造,从航空发动机到导弹制导系统,95% 以上的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举个例子,美国曾联合盟友对中国禁运高端机床,结果咱们自己搞出了 “华中数控”,精度达到 0.001 毫米,直接让西方禁运成了笑话。 再说所谓的 “集团协作”。现代战争拼的不只是武器,还有体系协同和后勤保障。 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看着密集,可疫情期间驻日美军连口罩都得找日本当地企业买;欧洲国家的军工企业早就习惯了 “吃美国订单”,真要打一场长期消耗战,德国的坦克生产线可能还没中国的无人机工厂转得快。 更有意思的是,咱们这些年跟俄罗斯、中亚、中东等国家搞 “军事技术合作”,沙特买了咱们的彩虹无人机,伊朗引进了导弹技术,巴基斯坦直接把中国产的 “哈立德” 坦克当主力。 表面上看是 “美国带着盟友围堵中国”,实际上咱们早就在全球织起了一张 “非对称合作网”。 最后得说句大实话,中国从来没想过 “对抗全世界”,咱们搞国防是为了守好自己的家门。但要是真有人觉得 “拉几十个国家就能吓住中国”,那不妨看看历史。 70 多年前咱们在朝鲜战场上硬刚 “联合国军”,40 多年前在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教训霸权主义,现在咱们有更强大的工业能力、更雄厚的经济基础、更团结的民族凝聚力。 与其担心中国“能不能对抗”,不如想想美国凭什么能让一群各怀心思的盟友,为了它的利益拼命? 所以啊,俄专家的提醒是 “忠言逆耳”,但咱们心里得清楚:这世界从来不是 “以多欺少” 的丛林社会,而是 “谁有真本事谁说了算” 的现实舞台。 美国想拉帮结派搞 “集团对抗”,可咱们早就用 “一带一路” 的合作网、自主创新的技术网、互利共赢的经济网,给自己织了一张 “安全网”。 真要论 “对抗”,咱们不怕,但更希望看到的,是各国坐下来好好谈生意。毕竟,这世界上没几个国家想跟着美国 “喝西北风”,大家心里都门儿清着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国可能无法对抗美国和身后的几十个国家!”俄专家提醒过中国:当与美国竞争时,不仅
啊鲍的日记
2025-05-22 23:43: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