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个男人设宴招待鬼子,酒足饭饱,鬼子盯着他的妻子和女儿,两眼放光,男人却说:"她们就是为太君效劳的!"
这个男人叫陶锡三,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名字。在南京沦陷的黑暗岁月里,他的所作所为成了民族耻辱的缩影。
让我们回溯到他的早年。1875年,陶锡三出生在南京一个富裕的盐商家庭。他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甚至远赴日本求学。1906年从日本法政大学毕业后,他回国步步高升,当过江苏省咨议局议员,还担任过江宁律师公会会长。
到了1927年,他选择退出仕途,转而经营"陶庐浴池",同时担任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负责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日子过得舒坦。1937年南京陷落时,他没有随大部队撤离,而是留了下来。
也许是因为舍不得积累的家业,也许是对日本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个留过学的"精明人"以为能左右逢源。结果,1938年1月1日,他被日军扶持为南京市自治委员会会长,沦为了彻头彻尾的傀儡。
上任后,他帮日军做尽了压榨同胞的勾当:收税、抓壮丁、镇压抗日志士。为了讨好日本军官,他甚至在家中举办了那场令人发指的宴会。他精心准备了江南美味,摆上了上等绍兴酒,还刻意用日语献媚。
宴会进行到一半,醉醺醺的日军军官开始对他的姨太太和女儿动手动脚。更令人不齿的是,陶锡三非但不阻止,反而主动让家人陪酒。最终,他眼睁睁看着妻女受辱,自己还挨了几脚。
这场耻辱性的宴会之后,他的生活彻底崩溃。日军不仅没有因为他的献媚而手下留情,反而变本加厉地抢掠他的家产。等到1945年日本投降,他的噩梦才算结束。
1946年,他因汉奸罪被判入狱八年。1948年保外就医时,发现家徒四壁,妻女早已离去。两个月后,这个73岁的老人孤独地死去,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陶锡三的故事令人深思。他本可以选择正义的一方,却因为贪生怕死、利欲熏心而走上不归路。他以为可以在夹缝中求生,却不知早已失去了做人的底线。
回望这段历史,我们不禁要问:面对强权,应该如何保持人性的尊严?在民族存亡之际,每个人又该作出怎样的选择?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