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09年,后梁最高统帅刘知俊刚为大梁立功,却接到弟弟密信:"朱温对你起疑心,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5-21 19:22:53

公元909年,后梁最高统帅刘知俊刚为大梁立功,却接到弟弟密信:"朱温对你起疑心,把你当叛徒,要杀你!"刘知俊看完震惊:"怎么有功者立马成了反贼?"

那年的中原大地正乱成一锅粥,后梁开国皇帝朱温手下头号战将刘知俊刚在西北战场立了大功,转头就摊上要命的糟心事。

他弟弟刘知浣从洛阳送来密信,说皇帝开始怀疑他们兄弟俩要造反,全家老小脑袋都快保不住了。

刘知俊捏着信纸浑身冒冷汗,前些日子皇帝刚赏他黄金百两,怎么转眼就要砍他脑袋?

他哪里知道,这全是自己弟弟在洛阳瞎琢磨出来的祸事,刘知浣在洛阳当差,天天瞅着朱温对谁都没好脸色,总疑心有人要夺他江山,吓得把全家老小往城外接。

朱温倒是爽快,大笔一挥就放人走了,压根没往歪处想。

这哥俩一个在洛阳疑神疑鬼,一个在同州坐立难安。

刘知浣带着全家老小往西跑,放着阳关大道不敢走,专挑野鸡不下蛋的山沟沟钻。

刘知俊这边更离谱,堂堂大将军被自己吓破了胆,同州城里转悠三圈,觉得四面城墙都不牢靠,最后一跺脚反了。

要说刘知俊手上本钱实在寒碜,同州城里就万把人马,周围驻军全是朱温嫡系。

他脑门一拍跑去长安城撒银子,买通了守将把顶头上司刘捍绑了当见面礼,转头投奔了凤翔的李茂贞。

还派人给河东李存勖送信,吹牛说十天就能拿下洛阳长安,结果李存勖压根没搭理他。

朱温在洛阳气得摔了茶碗,他这辈子坑别人惯了,哪想到这次被人反将一军。

赶紧派使者去问刘知俊:"老刘啊,我待你不薄啊!"

刘知俊回话说:"王重师全家怎么死的?"这话把朱温噎得够呛,前些年他听信谗言把大将王重师满门抄斩,现在报应来了。

要说朱温也是能屈能伸,立马派人传话:"王重师的事是我糊涂,你回来咱们既往不咎。"还让刘知俊侄子带着亲笔信去劝降。

刘知俊拿着信左右为难,他弟弟急得直跳脚:"哥啊,从古至今造反的有几个能活命?朱温的话能信?"

就在这节骨眼上,朱温的悬赏令贴得满大街都是:活捉刘知俊赏钱万贯,送宅子送地还给封节度使。

重赏之下各路人马都往同州扑,刘知俊这才醒过神来,连夜带着家眷往凤翔跑。

他这一跑不要紧,把朱温经营多年的西北防线捅了个大窟窿。

最要命的是朱温原本计划要打李存勖,各路兵马都调集好了,刘知俊就是主攻手。

这下倒好,自家头号打手成了对头,准备好的大军全调头追叛军去了,李存勖那边原本愁得睡不着觉,这下白捡个大便宜,趁机在家休养生息招兵买马。

要说刘知俊这档子事,活脱脱就是五代乱世的典型剧本,当皇帝的疑心病重,带兵的将领天天提心吊胆,芝麻绿豆大的误会能闹出天大的乱子。

朱温这头刚坐稳龙椅没几年,手底下最能打的将领说反就反,后梁的根基眼看着就松动了。

刘知俊逃到凤翔也没落着好,李茂贞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哪护得住他?

没过几年又跟新主子闹掰了,最后投了前蜀王建,结果还是被人算计丢了性命。

朱温这边更惨,平叛耗尽了精锐,北边李存勖趁机坐大,十几年后到底让后唐给灭了国。

这桩公案里最冤的怕是王重师,人都死了好几年,名字还被刘知俊拎出来当挡箭牌。

最精明的要数李存勖,坐着看两家狗咬狗,白捡个发展壮大的空当,要说五代这些军阀混战,说到底都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今天你算计我,明天我捅你刀子,到头来谁也没落着好。

信息来源: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本纪》 《资治通鉴·后梁纪》 《新五代史·刘知俊传》

0 阅读:63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