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返程时绕道去趟山西祁县乔家堡,为的就是见一见乔致庸

蔼鸣 2025-05-21 19:21:39

1881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返程时绕道去趟山西祁县乔家堡,为的就是见一见乔致庸。他一身便服平易近人,不等乔行礼,便抓住乔致庸的手,叫了一声“亮大哥”。 乔致庸顿时一愣,脸上的笑容又真诚了三分,嘴里连忙推辞:“这可使不得啊,左大人!”为何左宗棠这个当官的,却叫一个商人为大哥呢? 乔致庸可不是一般人,他当家主的时候让乔家的发展更上一层楼,虽说是商户,却帮助过老佛爷渡难关,得到慈禧墨宝一幅,和朝中众多官员都有着联系。 在乔贵发创业时期,就意识到和官府打好关系有多么重要,背靠大树好乘凉,于是乔家后人虽说没几个在朝中当官的,却和官家产生着密切的联系。 当年包头爆发起义,官府人员不足,军事力量薄弱,关键时刻乔家掏出来银子帮助他们补充军费,一来二去就和官府打好了关系。 后来有官府人员做靠山,乔家在当地混的风生水起,当地的强盗土匪都不敢过来招惹他们,乔家店铺的生意做的是最好的。 在左宗棠奉命出兵新疆时,最大的难题就是没钱,到处拼拼凑凑也就几百万两银子,根本不够用。 左宗棠心中非常为难,但也知道这战不可不打,幸好身后有好心人帮助他,除了胡雪岩外,乔家同样垫付了不少的军费。 乔家的两大票号分布广泛,只要拿着收据就能去兑钱,不用担心被银子太多被抢走,极大的方便了军队所需的资金。 左宗棠知道乔家的大义之举后,心中深受感动,早就想去拜访下乔家掌门人,可惜公务繁忙迟迟未能抽出时间,终于在局势稳定后,他能从西北回京,回程途中特意绕行去乔家一趟。 接到左宗棠来拜访的帖子后,乔致庸惊喜又紧张,像左宗棠这样的大官他家还没有招待过,生怕出现差错。 乔致庸是个极其讲究的人,在方方面面都要按照条例规矩来,为防止到时候出差错,还特意请教了堂弟的儿子,这位当过知县的小辈来了解要怎么接待朝中大官。 在经过紧急的培训后,乔家上下就等待着左宗棠上门,没想到他刚从轿子里出来就握住为首人的手,亲切的叫他“亮大哥”。 正准备行礼的乔致庸惊了一下,于情于理他都担不起这个称呼,谁知对方却笑着表示自己不看重这些繁缛礼节,乔家称得上自己的贵人,叫大哥是应该的。 左宗棠不拘小节的态度让乔致庸放下心来,乔致庸虽然未出仕,但同样是位博学多才的人,两人见面交流的很愉快,左宗棠在他的提议下还留下来一幅对联。 后来乔致庸让人把对联刻在大院门上,用来警醒后辈,乔家能保持稳定的发展,离不开乔家掌门人对家人的约束,乔致庸为了防止家中小辈沾染恶习,制定了六条家规。 其中有条是规定家中男性不准纳妾,在当时有钱人家妻妾成群是常态,但乔致庸觉得这样会扰乱家族的传承,会让家庭变得不稳定,矛盾重重,到时候各房为了多分点钱勾心斗角,哪里还能团结一心发展。 乔致庸自己带头严格遵守规定,虽然他一生娶了六个夫人,但都是在前一任去世后才娶的,可惜生下来的六个儿子大多早早去世,而且对商业发展没有太大兴趣,当家的三子更对医术更感兴趣。 晚年,乔致庸亲手将乔家放到乔映霞手中,想着让这位敢拼敢做的孙辈带领乔家能持续走下去,可惜随着外国资本的涌入,时局动荡等种种原因,导致家族走上了下坡路,而乔映霞婚姻生活的不幸,给他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在众多打击下,乔家最终一蹶不振,再不复从前辉煌。 参考来源:《乔家商道》

0 阅读:542

评论列表

zyx82

zyx82

2
2025-05-21 20:26

晋商就是卖国发家的。必须钉死。否则就是新一代卖国者的榜样。

猜你喜欢

蔼鸣

蔼鸣

蔼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