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德国人海因里希·谢里曼按照《荷马史诗》的指引找到了湮没了两千多年的

运赛过去 2025-05-21 17:02:57

19世纪中叶,德国人海因里希·谢里曼按照《荷马史诗》的指引找到了湮没了两千多年的希腊古城特洛伊。在这片古文明遗址中,他不但挖到了一个装满奇珍异宝的赤铜容器,甚至还发现了一座埋藏三千年之久的地下宝库,揭开了世界考古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幕。 19世纪中叶,德国人海因里希·谢里曼拿着《荷马史诗》当指南针,跑去土耳其挖特洛伊古城。这地方埋了两千多年,传说中英雄打仗的地方,谁也不知道真假。他愣是挖出了一个装满宝贝的赤铜容器,还发现了一座藏了三千年的地下宝库。这事儿听着像探险小说,可谢里曼真干成了,世界考古史都得记上一笔。不过,他挖的法子也惹了不少争议。 谢里曼这人挺有意思,出身不算高大上,早年做生意赚了点钱,后来迷上了《荷马史诗》。他不是正儿八经的考古学家,但脑子里有个执念:特洛伊不是瞎编的,肯定有真地方。1870年,他跑到土耳其西北部的希萨利克,开始挥铲子。那时候考古这行还没啥规矩,他也不讲究科学方法,挖得有点像寻宝,恨不得一天挖出结果。结果还真让他挖到了——一堆金银首饰、武器,还有个赤铜容器,里面装满了让人眼花缭乱的玩意儿。他管这叫“普里阿姆的宝藏”,说是特洛伊国王的东西,硬往荷马故事上靠。 这发现确实牛。特洛伊从神话变成了现实,证明古代文明没那么虚。赤铜容器里那些宝贝,工艺复杂,年代久远,愣是把三千年前的生活摆到了眼前。他还挖出一座地下宝库,里面藏的东西更多,直接把考古界炸开了锅。1873年,他把这些宝贝偷偷运出土耳其,献给了德国,后来又辗转到了俄罗斯。这事儿成了他人生高光时刻,也让他名声大噪。 不过,谢里曼的做法真不咋地。他挖得太糙,用炸药开路,把不少遗迹毁了。现代考古讲究分层记录,他压根没这概念,挖到啥算啥。特洛伊遗址有好几层,他直接挖到最底层,把上面的都破坏了。后来专家一看,他找到的特洛伊可能比荷马写的还早几百年,压根对不上号。那“普里阿姆的宝藏”也未必是国王的,可能就是普通人家的东西。他还喜欢夸大其词,说自己发现了地下宝库,搞得跟电影似的,但实际证据没那么夸张。 争议还不止这些。他把宝贝私自运走,土耳其气得要命,告他偷盗。这事儿在当时没啥国际法规管,但道德上肯定站不住脚。德国和俄罗斯倒是乐呵呵接受了,可考古界不少人看不上他,觉得他不是学者,是个投机分子。话说回来,没他这股莽劲,特洛伊可能还埋着呢。他的发现毕竟开了个头,后来专业考古学家接手,慢慢把特洛伊的真面目拼了出来。 特洛伊这地方其实不简单。遗址在希萨利克,分了九层,从青铜时代到罗马时期都有人住。谢里曼挖的是第二层,年代大概是公元前1200年左右,比荷马写的特洛伊战争早了点。赤铜容器和地下宝库里的东西,可能是当时居民的财富,反映了青铜时代的贸易和工艺水平。那时候爱琴海一带挺热闹,特洛伊地理位置好,是个交通枢纽,所以攒了不少好货。 谢里曼之后,考古技术进步了。20世纪,德国考古学家多普菲尔德接着干,搞清楚了特洛伊的分层。美国人布莱根也来凑热闹,把遗址研究得更细。他们的工作比谢里曼科学多了,用现代方法记录,还原了特洛伊的历史脉络。相比之下,谢里曼就像个愣头青,靠运气撞上了大发现。 谢里曼算是把考古这行带火了。19世纪末,大家开始对古文明着迷,特洛伊成了热门话题。他的故事还启发了不少人投身考古,虽然方法得改进。他的书《特洛伊古城》卖得不错,普通人也开始对历史感兴趣。但负面影响也有,遗址破坏没法补救,后人只能在他留下的烂摊子上收拾。 谢里曼这人矛盾得很。他没受过正统教育,却凭直觉干成了大事;他毁了遗址,却也挖出了历史。考古界对他评价两极,有人敬他是先驱,有人骂他是破坏狂。客观说,他那年代考古还没规范,他算开了个先河,但也留了教训。现代考古讲究保护第一,谢里曼的路子肯定不行了。 他的发现对文化影响也挺大。特洛伊的故事从书里跳到现实,荷马的史诗不再只是文学,大家开始信那是真事。博物馆里展出的“普里阿姆宝藏”,吸引了无数人去看。直到二战,这批东西在德国失踪,后来在俄罗斯冒出来,又是一段传奇。

0 阅读:87

评论列表

西斑牛

西斑牛

3
2025-05-21 18:14

反正骗我们有啥好处???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