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为何宁愿给美国服软也不投奔中国呢?说白了,伊朗骨子里是亲西方的,根本不肯向中国放低姿态。 从历史上看,伊朗虽然在1979年革命后跟西方撕破脸,但过去亲西方的“影子”一直没散干净。 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全面学习西方,德黑兰是中东最开放的城市之一,上层精英接受西方教育,连外交都依赖美国保护。 革命后,尽管政权变了,但一些伊朗精英骨子里还是觉得西方代表“先进文明”,只有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认可,才算融入“主流世界”。 这种心态导致在经济困难时,他们总想着用妥协换发展,哪怕美国多次撕毁伊核协议,他们依然抱有侥幸心理。 另外,伊朗对中国的了解和信任还不够。中国作为非西方国家,崛起的路子和西方完全不同,这让习惯“西方中心论”的伊朗一时难以适应。 推进中伊25年全面合作计划时,伊朗国内保守派担心中国投资会威胁本国经济主权,这其实是因为他们不熟悉中国的发展模式。 而且伊朗历史上是波斯帝国,文化底蕴深厚,部分人带着优越感,潜意识里只把中国当成买石油的客户,没意识到双方其实是平等的战略伙伴。 西方媒体总把中国说成“只看重利益的国家”,反复强调中伊合作就是“伊朗出石油,中国投钱”,却不提中国帮伊朗建港口、修铁路、转移技术这些实打实的好处。久而久之,很多伊朗人真以为美国能带来更“高级”的现代化,而中国只关心能源。 但实际上,中国投资恰巴哈尔港、轨道交通等项目,是想帮伊朗成为区域经济中心,这些长远价值被短期利益思维掩盖了。 还有,伊朗国内不同势力的斗争也影响了对华合作。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主张“向东看”,重视和中国合作,但革命卫队、保守派更倾向靠“反美”凝聚人心。 当温和派提出向美国妥协时,他们担心加强和中国合作,会削弱自己“反美先锋”的政治资本。这种内耗导致伊朗对华政策忽冷忽热,一会儿签合作协议,一会儿又因内部矛盾推迟落实。 不过,现实正在慢慢改变伊朗的想法。美国就算听到伊朗说要放弃核计划,制裁照样没松,石油出口受限、外汇储备见底。反观中国,2022年和伊朗贸易额超过1500亿美元,人民币结算占比达到42%,还帮伊朗建起5G网络。 最有说服力的是,在中国的调解下,伊朗和沙特恢复外交关系,这种不靠武力、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让伊朗看到了中国在中东事务中的实力和诚意,也让越来越多伊朗人开始重新思考与中国合作的价值。 历史经验早已证明:任何国家想通过向霸权妥协换取发展,最终只会陷入更深刻的依附陷阱。 对伊朗而言,真正的战略自主只能建立在多元外交与内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从未要求伊朗“选边站”,而是始终秉持“不干涉内政、互利共赢”的原则——这种新型国际关系理念, 或许需要伊朗放下历史包袱,以更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毕竟,在美西方主导的单极秩序日益崩塌的今天,与中国等新兴力量深化合作,才是突破封锁、实现长治久安的明智之选。
伊朗为何宁愿给美国服软也不投奔中国呢?说白了,伊朗骨子里是亲西方的,根本不肯向中
思真娱娱
2025-05-21 15:08: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