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山西某巡抚的母亲生病了,请傅青主前来诊治。哪知,傅青主把脉之后,方子也

历史档案揭秘 2025-05-21 10:32:34

康熙年间,山西某巡抚的母亲生病了,请傅青主前来诊治。哪知,傅青主把脉之后,方子也不开,拂袖而去。巡抚追问,傅青主没好气答道:“都一把年纪的人,怎么还患相思病!” 山西巡抚府邸近来笼罩着一层愁云,家中老太太突发怪病,茶饭不思日渐消瘦,巡抚遍请名医均无成效,最终差人请来隐居山野的傅青主。 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搭脉不过半盏茶功夫,竟拍案而起拂袖而去,撂下一句"八十老妇害相思"的惊人之语。 这话如同冷水泼进热油锅,巡抚气得浑身发抖,他父亲过世二十余载,母亲素来深居简出,府中丫鬟婆子都是用了十几年的老人,怎会凭空闹出相思病症? 正要发作时,巡抚夫人却从后宅传来消息,老太太近日整理旧箱笼,翻出亡夫生前用过的文房四宝,连着几夜对烛垂泪。 傅青主二次登门时,带着三味奇特的药材:陈年艾草、隔冬莲蓬、褪色红绸,药罐在灶上咕嘟了三个时辰,苦涩药香里竟混着旧书墨香。 说来也怪,老太太服下汤药当晚酣睡至天明,次日竟有胃口喝下半碗粳米粥。 此后半月,傅青主每日遣人送来不同药引,有时是半块风干的松烟墨,有时是夹着枯叶的旧书签,最稀奇的是某日药包里竟裹着半片褪色的窗花。 这桩奇闻在太原城传得沸沸扬扬,茶馆说书人拍着醒木说得活灵活现,却不知傅青主开的是"心病还须心药医"的方子。 那些看似古怪的药引,实则是将思念之情化作可触可感的旧物,让郁结心绪随着药汤渐渐化开。 巡抚后来差人送去百两诊金,傅青主转手就散给了城外粥棚,只留了块巡抚父亲生前用过的残墨作念想。 要说这位傅先生,原本是明朝崇祯年间的廪生,清兵入关那年他正值壮年,变卖家产拉起义军,带着乡勇在山沟里跟清兵周旋了整三年。 最险那次被围在吕梁山坳,靠着嚼草根饮雪水硬撑了七天七夜,后来义军队伍被打散,傅青主躲进深山当起郎中,采药时总在腰间别把短刀,不是防身,是预备着哪天被清兵抓住好自行了断。 康熙年间天下渐稳,朝廷要收拢人心,派了八抬大轿来接这位"前明遗老"。 傅青主装病躺在门板上,硬是让人抬着进了京城,紫禁城里的太医轮番来诊脉,个个都说这病古怪得紧。 最后康熙皇帝看着案头堆积的脉案,苦笑说"放他回去吧,这老倔头宁肯病死也不肯食清粟"。 倒是傅青主回乡路上,马车里塞满了沿途百姓偷偷扔进来的药材,车辙印子都比来时深了三寸。 晚年丧子之痛彻底击垮了这位七旬老人,儿子傅眉下葬那天,傅青主亲手在坟前栽了棵杏树。 来年春天杏花如雪时,有人看见他倚着树干喃喃自语,手里攥着块巡抚家送的残墨。 再后来杏子黄熟季节,傅山先生无疾而终,枕边放着本未写完的医书,扉页题着"天地入药"四个大字。 如今去太原城西的古玩市集,还能碰见摆着旧药碾子的摊主,要是问起傅青主的故事,他们会指着碾槽里经年累月的药渍说:"瞧见没?这些黑褐色的印子,可都是当年傅先生开过的相思药。" 参考文献: [1] 《清史稿·傅山传》记载傅山"精医,人称医圣" [3] 柴中元《]傅青主运用对药的经验》黑龙江中医药,1990(05)

1 阅读:1056
历史档案揭秘

历史档案揭秘

揭秘历史档案,还原真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