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年,朱棣将3000宫女全部活剐。行刑时,他亲临现场观赏全过程,看着刽子手凌迟处死宫女。一位宫女熬不住刑,破口了痛骂朱棣:“我们何罪之有?” 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十八年,三千多宫女太监被押赴刑场处以极刑。 这场惨案的起因要从后宫争斗说起,更牵扯到皇帝对一位异国美人的特殊情感。 朱棣当上皇帝后,周边小国为了讨好他,每年都会进贡不少珍宝美人。 朝鲜当时进献的五位美人里有个叫权氏的姑娘最受宠,这姑娘不仅长得标致,还弹得一手好月琴,把朱棣迷得神魂颠倒。 按宫里的规矩,新来的美人要慢慢升位份,可权氏入宫才两年就被封为贤妃,吃穿用度比皇后还要讲究。 朱棣到哪儿都带着她,连御驾亲征蒙古都要让美人坐在銮驾里跟着。 可惜好景不长,贤妃跟着朱棣从蒙古回来路上突然病倒。 随行的太医急得满头大汗,换了好几个方子都不见效。队伍刚走到山东临城,贤妃就咽了气。 朱棣抱着尸体不撒手,硬是在当地停了三天灵柩,回京后更是茶饭不思,整天抱着贤妃的月琴发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个姓吕的宫女突然闯进乾清宫告密。 这宫女原本伺候的是吕美人,也是朝鲜进贡的五位美人之一。 她说贤妃其实是被人毒死的,主谋就是吕美人。 朱棣听了这话,立刻派人把吕美人抓进诏狱。 可怜吕美人在牢里受尽酷刑,最后被活活折磨致死。 原本以为事情到此了结,谁知第二年春天,朱棣在御花园散步时听见两个小宫女吵架。 其中一个说漏了嘴,提到害死贤妃的另有其人。 朱棣暗中派人调查,结果牵出个姓吕的嫔妃。这人平时在后宫不显山不露水,谁也没想到她才是幕后黑手。 这个吕嫔进宫多年不得宠,看着贤妃和吕美人得势,心里早就憋着坏。 她先是想巴结吕美人,送了不少金银珠宝,可吕美人性子清高,不但没收礼,还训斥她不该搞这些歪门邪道。 吕嫔怀恨在心,转头把毒手伸向贤妃。 她买通贤妃身边的太监,在熏香里掺了慢性毒药。贤妃跟着皇帝出征时舟车劳顿,身子骨本来就弱,哪经得起这么折腾。 事情败露后,吕嫔知道难逃一死,干脆在宫里上了吊。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朱棣的怒火全撒在涉案的宫人身上。 根据《明实录》记载,三法司会审查出两千八百多人牵扯其中,算上后来被牵连的,总数超过三千。 这些倒霉蛋里有下毒的、传谣的、知情不报的,还有跟太监对食的宫女——按宫规,宫女和太监私通可是死罪。 行刑那天,南京城飘着细雨。三千多人被绑在玄武门外的木桩上,刽子手拿着特制的渔网刀,从脚脖子开始一片片往下割肉。 有些宫女熬不住疼,破口大骂朱棣昏庸。 皇帝本人就坐在城楼上看着,脸上冷得能结冰。据说刑场上的血水混着雨水流了三天,冲刷过的石板缝里都能抠出碎肉渣子。 这事在史书上记了一笔,但没说具体死了多少人。 朝鲜的《李朝实录》倒是写得详细,说当时有使臣在南京,亲眼看见刑场惨状。 后来朱棣派郑和下西洋,随行人员里有个叫马欢的通译,他在《瀛涯胜览》里提过一嘴,说船队启航前南京城还在传这事,老百姓都绕道走刑场那块地。 要说朱棣这么干也不是头一回,他当年抢侄子的皇位,把建文旧臣方孝孺灭了十族,连学生朋友都没放过。 这回为了个朝鲜美人闹这么大动静,倒也不叫人意外。只是可怜那些宫女太监,主子们争风吃醋,最后赔上性命的却是底下人。 宫里这些龌龊事,说到底还是制度闹的。 明朝选秀女规矩严,宫女进宫就再难见家人,到年纪要么配给太监当对食,要么等着老死宫中。 有些心眼活的就想方设法往上爬,像吕嫔这样的,自己不得宠就使阴招害人。 那些被牵连的宫人,有的是真干了坏事,有的纯粹是倒霉撞在枪口上。 这场大屠杀过去没多久,朱棣就开始修建长陵。 有人说他是心里有愧,想给枉死的人超度;也有人说他是怕贤妃在地下寂寞,要修个气派的陵墓陪着。 不过这些说法都没啥依据,倒是长陵修了十八年才完工,期间累死的工匠比当初杀的宫女还多。 (主要信源:《李朝太宗实录》)
1420年,朱棣将3000宫女全部活剐。行刑时,他亲临现场观赏全过程,看着刽子手
历史档案揭秘
2025-05-17 12:05:01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