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39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笑里藏刀地对弟弟刘义康说:"四弟,你可真有本事,家里的柑橘比朕皇宫里的柑橘还要大!" 这位彭城王刚叫人从府里搬来一筐水灵灵的大柑橘,个个比贡品还圆润。 刘义隆皮笑肉不笑地夸弟弟本事大,心里那根刺却扎得更深了,连吃个橘子都能压过天子一头,这朝堂上怕是要变天。 刘义康哪知道兄长肚里的弯弯绕,还当是兄弟间拉家常。 他这些年替多病的兄长打理朝政,权柄越握越紧,手底下那帮人跟着飘了。 领军的刘湛走路鼻孔朝天,在皇帝跟前都敢摆谱,宫里几个见风使舵的臣子,瞅着刘义隆三天两头生病,私下撺掇彭城王:"皇上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龙椅合该归您坐。" 话像野草籽似的,风吹着吹着就在人心里扎了根。 那年冬天,皇后薨了,刘义隆伤心过度,咳得帕子上都是血星子,连着五六天水米不进。 急召刘义康进宫商量后事,白麻纸上抖着手写了遗诏,彭城王回府抹着眼泪跟刘湛念叨这事,谁成想刘湛背地里联络党羽,打算直接改朝换代。 这帮人算盘打得噼啪响,偏偏漏算了老天爷,刘义隆这病秧子硬是挺过来了。 皇帝病愈头一遭上朝,眼风扫过朝堂心里透亮,中书令殷景仁被抬着进宫那日,脚疼是假,给皇帝当刀使是真。 半夜三更召来的步兵校尉沈庆之穿着紧身短打,二话不说带兵围了刘湛宅子。 手起刀落间,刘湛一党的人头在菜市口摞成了小山包,刘义康捧着问罪的诏书,手抖得差点拿不住,连夜写折子要辞官回封地。 要说这彭城王也不是全无心肝,早年间刘义隆病重,他衣不解带在床前伺候,每碗汤药都亲口尝过才敢端给兄长。 可皇家哪有什么兄弟情深,刘义隆看着四弟递来的辞呈,朱笔一划把人打发到江州当刺史。 送行的和尚说了句玄乎话:"可惜王爷没读够几百卷书。"刘义康听得云里雾里,哪知道这是说他不懂韬光养晦。 后来,皇帝的外甥徐湛之和刘义康走得近,本是要掉脑袋的。 可他有个了不得的娘亲会稽公主,抱着太祖皇帝当年砍柴穿的破衣裳闯进宫里,把旧布头往地上一摔:"老刘家祖上要过饭的,才吃几年饱饭就要杀我儿?"刘义隆被长姐指着鼻子骂,硬是赦了外甥死罪。 后来有次家宴,会稽公主扑通跪在皇帝跟前,脑门磕得青石板咚咚响:"等我死了,求皇上给义康留条活路。" 刘义隆抹着眼泪赌咒发誓,还封了半坛子酒送去江州,可这皇家诺言跟纸糊的似的,公元451年会稽公主前脚刚走,后脚赐死的毒酒就到了刘义康手上。 当年捧着药碗试毒的手,终究接过了要命的鸩酒。 说到底,南朝宋的元嘉之治是兄弟俩联手挣下的基业,刘义康治国理政是把好手,偏生不懂"君臣"二字的分量。 朝堂上他当自家客厅,军国大事说办就办;府库里好东西想着给兄长捎点,却忘了天底下最好的都该先紧着宫里。 刘义隆呢,身子骨弱心眼却多,既要用弟弟治国,又怕弟弟篡位,生生把兄弟情熬成了猜忌毒药。 这段公案给后世留了个活教材:皇家兄弟,处好了是周公辅政,处不好就是玄武门之变。 刘义康至死没明白,他错就错在把皇帝当兄长,可龙椅上那位,早把兄弟当臣子了。 信息来源:《宋书·文帝本纪》、《宋书·彭城王义康传》、《资治通鉴·宋纪》
公元439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笑里藏刀地对弟弟刘义康说:"四弟,你可真有本事,家
历史档案揭秘
2025-05-20 16:45:07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