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登场后,歼-20能对外出口吗?这么说吧,就算歼20能卖出去,也没人能买得起。
歼-20的单机成本至少1.1亿美元,这还不算研发分摊费用。什么概念?相当于100辆顶配的奔驰S级轿车。而美国F-35虽说单价1.5亿美元,但人家是多国联合研发,成本平摊下来其实更划算。反观俄罗斯的苏-57,出口价才3000万到5000万美元,几乎是歼-20的零头。就算中国愿意降价,低于8000万美元就等于赔本赚吆喝,军工企业也扛不住啊。
再看维护成本。歼-20每飞行1小时,维护费用就得30万美元,相当于普通打工人辛辛苦苦干三年的工资。这还不算隐身涂层定期更换、发动机保养这些“烧钱大户”。像沙特这种石油土豪,买F-35都得咬咬牙,更别说养歼-20了。有人可能会问:“那便宜点卖不行吗?” 可歼-20的生产线是按解放军需求设计的,一年产能100多架,全给国内都不够用,哪有多余的产能去搞低价外销?
更关键的是,歼-20根本就没打算卖。从珠海航展就能看出来,歼-20实机从来没出过国门,连模型都很少展示。为啥?因为它是中国空军的“王牌”,代表着航空工业的最高水平。就像美国不会卖F-22,俄罗斯不卖苏-57早期型号一样,核心技术泄露的风险太大。就算未来歼-36服役了,歼-20也得等个十年八年才能“下放”出口,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还有国际政治因素。美国对盟友的军售卡得死死的,以色列不同意,沙特连F-35都买不到。中国要是把歼-20卖给中东国家,美国能坐视不管?肯定会施压甚至制裁。就算买家不怕美国,后续的零部件供应、技术升级也会被卡脖子。毕竟歼-20的发动机、雷达这些关键部件,目前还依赖国内供应链,不像F-35有全球800多家供应商撑着。
有人可能会说:“那卖给巴基斯坦这样的铁杆盟友呢?” 可巴铁空军自己都说了,他们更期待歼-35(出口型号)。为啥?因为歼-35是舰载机,能上航母,而且价格更亲民(约7000万美元)。歼-20这种重型战斗机,巴铁的机场、后勤体系根本配套不上,买回去也是摆设。
说白了,歼-20的定位就不是外贸机型。中国真正想推的是歼-10CE、歼-35这些中端产品。就像当年美国靠F-16打天下,俄罗斯用苏-30开市场,中国也得先让国际客户尝到“物美价廉”的甜头,再慢慢打开高端市场。现在歼-20就像“镇店之宝”,摆在那儿是为了证明实力,不是真要卖。等哪天中国军工产业链彻底成熟了,说不定会推出个“歼-20E”外销版,但那至少是十年后的事了。
所以啊,歼-20能不能出口,答案其实很简单:技术上没问题,经济上划不来,战略上没必要。与其纠结歼-20,不如多关注歼-36这种更接地气的机型。毕竟在国际军贸市场上,性价比永远比“最先进”更重要。
L①④↘②①Y
问个问题,每小时30万刀,普通人打工每年10万刀,10×7.21=72.1RMB,请问一下,你说的普通人是什么人?
神经蛙
一年十万美刀,辛辛苦苦[滑稽笑]
生命
关键是卖给谁,合适?谁适合拥有超级大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