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准备将26枚原子弹扔向中国,杜鲁门却不同意,就在外界哗然不已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5-19 23:37:13

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准备将26枚原子弹扔向中国,杜鲁门却不同意,就在外界哗然不已之时,毛主席一语道破其中原由。   (信息来源:2019-06-19 中国网文化——狂妄!朝战时期麦克阿瑟竟有此想法:投26颗原子弹炸中国)   麦克阿瑟出身军人世家,38岁即晋升将军,更成为西点军校史上最年轻的校长,军旅顺遂,然而,正是这种长期未尝败绩的经历和铺天盖地的赞美,使他内心深处充满了自傲与自大,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一职。   他靠着一场大胆的仁川登陆,用极小的伤亡就切断了朝鲜人民军的后路,一时间风头无两,也更让他飘飘然,觉得圣诞节前就能搞定一切,谁知,这份自信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前,碎了一地。   彭德怀元帅带着26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时,麦克阿瑟压根儿没把这位他口中的农民放在眼里,还放出话来,没人挡得住我们的飞机大炮,我也不可能输给一个农民,结果呢?接下来四个月,志愿军硬是把他手下的王牌部队打得节节败退,一度还占了汉城。 接二连三的失败让麦克阿瑟脸上挂不住,恼羞成怒之下,他把锅甩给了华盛顿,认为是各种限制束缚了他的手脚,开始使劲鼓吹把战火烧到中国本土。   他狂妄地提出,要想赢,就得封锁中国海岸、轰炸中国工业基地、拉上国民党军队,甚至建议扔二三十颗原子弹,把中国的重要城市和军事目标炸个遍,还在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地区搞出一条放射性隔离带。 就在麦克阿瑟的原子弹计划闹得满城风雨,连美国总统杜鲁门都在11月30号公开说“会用一切手段改变朝鲜局势,包括原子弹”的节骨眼上,毛泽东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战略眼光。   金日成忧心忡忡地跑到北京想辙,毛泽东却很淡定:“别担心,他那是吓唬人,”还进一步分析:“别忘了,我国是没原子弹,可苏联有啊,美国真敢用,他的那些盟友也饶不了他。”   这话一下就点中了美国用原子弹的两大顾忌,一是怕苏联的核反击,二是怕欧洲盟友翻脸,毛泽东早就看透了,原子弹威力再大,在当时的国际政治棋盘上,更多的是个摆设,起威慑作用,不是能随便扔的常规家伙,他早在延安就说过“原子弹是纸老虎”,核心意思是打仗最后还是看人,不是靠一两件新式武器。 当然,战略上虽可藐视,然战术上绝不含糊,志愿军入朝之前,毛泽东便已令部队做好应对美国可能投掷原子弹的准备,部队里反复做思想工作,让战士们既了解原子弹的厉害,也分析我们在山区坑道作战的优势,认为这能大大削弱原子弹的杀伤力。   杜鲁门政府起初确实被麦克阿瑟的强硬态度带了点节奏,甚至也公开提了用原子弹的事,但在国内外巨大的压力面前,他们不得不重新掂量掂量,朝鲜战争花钱如流水,死人也多,美国国内反战的声音越来越大。   据说,美国在朝鲜一年的开销,比二战时一年还多,这对它的全球战略,特别是欧洲防务,可是个大包袱,盟友的反对,尤其是英国的坚决态度,也让杜鲁门明白,再一意孤行,西方阵营非分裂不可。   更让杜鲁门头疼的是麦克阿瑟的桀骜不驯,眼看杜鲁门因盟友反对而犹豫,麦克阿瑟却不管三七二十一,擅自把26颗原子弹运到了朝鲜附近的航空母舰上,还派飞机去中国东北搞轰炸前的侦察。   这种明目张胆的抗命,加上他在原子弹问题上随口跟媒体放风,又在杜鲁门政府想谈判解决朝鲜问题时跳出来发表军事恫吓声明,彻底把杜鲁门给惹毛了,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总统公然发表声明,撤销麦克阿瑟的全部军事职务,于是,那位曾经“战功赫赫”的将军,也只得黯然归国。 麦克阿瑟滚蛋了,但核威胁的阴影并没马上散去,1952年,共和党候选人艾森豪威尔靠着承诺结束朝鲜战争当上了美国总统,可他一上台,态度就变了。   为了在谈判过程中对中国施加压力,艾森豪威尔政府制定了一个"三齿耙"策略,企图通过朝鲜、台湾和印度三个方向对中国形成威慑,同时还暗中透露可能会动用新研发的战术核武器。   然而,正如毛泽东所预见的,这种核威胁更多是一种姿态展示,中国领导层对美国的核压力毫不畏惧,从根本上不相信美国会真正大规模使用核武器,毛泽东曾经一语中的地指出:"持续30年或百年的战争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长期作战对美国而言极为不利。"   他对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的判断,斯大林也认同,最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浴血奋战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美国不得不在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回头看这段心惊肉跳的历史,麦克阿瑟因为一贯的骄傲自大和对战场的瞎指挥,差点把全世界拖进核战争的火坑,而中国领导人呢,靠着对国际局势的深刻洞察、对敌人心理的精准拿捏,加上自身的充分准备和硬气,成功拆掉了这颗“炸弹”。   这场围绕原子弹的较量,也深刻地说明了,在复杂的国际政治里,脑子和拳头一样重要,那么,假如当时麦克阿瑟真有权板上钉钉决定扔不扔原子弹,历史又会是什么样?这事儿是不是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手里有牌、能互相制衡,到底有多关键?

0 阅读:0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