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场空战,美盯上了巴铁6万亿矿产,但最终目的其实还是中国 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兴

烽烟客聊 2025-05-19 20:26:57

因一场空战,美盯上了巴铁6万亿矿产,但最终目的其实还是中国

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兴趣从来不只是反恐。从冷战时期的盟友到反恐战争中的“非北约主要盟国”,华盛顿与伊斯兰堡的关系总是充满实用主义的算计。   如今,随着全球争夺关键矿产的竞赛白热化,印巴一场空战再次让美国将目光投向巴基斯坦,结果其发现,原来巴国地下有着价值6万亿美元的矿藏——铜、锂、黄金,这些绿色能源和国防工业的命脉,有望成为华盛顿试图摆脱中国供应链依赖的新筹码。   但这场博弈远非简单的“投资换资源”,背后是巴基斯坦的债务危机、俾路支的枪声,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的阴影。  

美国对关键矿产的焦虑早已不是秘密。   中国控制着全球69%的稀土开采和44%的铜冶炼,这种垄断让拜登和特朗普两届政府如坐针毡。   从刚果的钴到印尼的镍,华盛顿四处拉拢资源国,而巴基斯坦的雷科迪克铜金矿——这座全球最大未开发矿床之一(图1),自然成了战略棋盘上的新棋子。   前不久,美国高官埃里克·迈耶带着矿业代表团直奔伊斯兰堡,表面是参加投资论坛,实则是试探中国在瓜达尔港之外,还能给巴基斯坦留下多少“站队空间”。     巴基斯坦当然急需这笔生意。1300亿美元外债压顶,其中近三分之一欠中国,矿业开发成了救命稻草。   据计算,雷科迪克矿一旦投产,年出口额可达28亿美元,相当于巴基斯坦全年出口收入的十分之一。   所以,其军方罕见地为外资站台,陆军参谋长穆尼尔亲自承诺“用子弹保护矿场”,但俾路支分离主义的炸弹和缺水村庄的抗议,远比演讲台上的豪言更真实。

有意思的是,距离雷科迪克最近的深水港瓜达尔(图2),正由中国国企运营——美国资本挖出的矿产,很可能要经过“中国港口”运往全球。     这种合作注定布满陷阱。美国想要的是绕过中国的铜矿供应链,巴基斯坦盘算的是用资源换美元,但双方都刻意回避了最棘手的问题:谁来为安全买单?   俾路支武装曾用火箭弹袭击过中资项目,未来美资矿场只会是更醒目的靶子。而采矿需要的水电、铁路,巴基斯坦一样都拿不出像样的基础设施。更微妙的是政治风险,巴政局常年动荡,今天签的协议明天可能被新政府推翻——2011年雷科迪克项目就因合同纠纷被搁置十年,加拿大巴里克黄金这次敢砸55亿美元,怕是算准了美国在背后的地缘政治托底。     中国的影子始终笼罩这场交易。中巴经济走廊已投资620亿美元,瓜达尔港、燃煤电站、光纤网络……北京用基建换来了印度洋出海口。

如今美国想用矿业投资撬开缺口,但伊斯兰堡的算盘打得更精:既不想得罪“全天候盟友”中国,又盼着西方资本缓解债务压力。   总之这场矿产博弈的结局,可能比表面看起来更悲观。对美国而言,即便拿下巴基斯坦矿权,冶炼技术仍握在中国手中;对巴基斯坦来说,矿业开发若不能惠及地方民众,俾路支的武装冲突(图3)只会愈演愈烈。   历史早已证明,资源富国若没有自主产业链和稳定治理,终究难逃“挖矿卖钱—陷入债务—更疯狂挖矿”的恶性循环。   当迈耶和穆尼尔握手合影时,他们背后站着的不只是投资者和将军,还有俾路支的牧羊人、缺水的农民,以及北京和华盛顿的智库地图——那里用红蓝箭头标注的,从来都不是矿脉,而是权力的断层线。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烽烟客聊

烽烟客聊

观世界,聊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