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因为伊朗这个国家不光反华,还想踩着

牛掰人物 2025-05-19 15:00:10

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因为伊朗这个国家不光反华,还想踩着中国人把资源要了,根本扶不起来。这个国家自私自利不堪大用,这群伊朗人,从头到尾都只想要中国的扶持,但是得跪着扶他们,伊朗得站着要饭。

伊朗表面上和中国保持着“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骨子里始终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合作之上。

就拿2023年签署的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来说,协议里白纸黑字写着中国将在25年内向伊朗投资4000亿美元,可实际执行时伊朗却频繁抱怨中国“没履行协议”。

这种单方面的指责背后,暴露的是伊朗对合作的扭曲心态——只想着索取,却不愿对等付出。

更让人寒心的是,伊朗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比如新疆、香港事务,从来没有公开支持过中国,反而多次在国际场合和西方国家唱和,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做法,让中国对其信任大打折扣。

伊朗的自私自利还体现在具体合作项目上。以中伊铁路项目为例,原本计划通过中亚连接中国与中东,但伊朗在谈判中不断提高要价,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建设成本,同时却拒绝开放国内市场作为回报。这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做法,让项目推进举步维艰。

更过分的是,2024年伊朗因为中阿联合声明涉及波斯湾三岛主权问题,竟然紧急召见中国大使提出抗议,要求中方“纠正立场”。这种在主权问题上对中国施压的行为,彻底暴露了伊朗“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本质。

再看伊朗的外交策略,简直就是在中美之间走钢丝。一方面,伊朗在核问题谈判中试图让中国成为“担保人”,把中国绑上他们的战车;另一方面,又频繁向美国释放缓和信号,甚至在2025年5月传出伊朗愿意停止铀浓缩活动以换取美国解除制裁的消息。

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让中国意识到伊朗随时可能为了短期利益牺牲中伊合作。

更让人警惕的是,伊朗在地区事务中推行“抵抗之弧”战略,支持哈马斯、真主党等武装组织,这种激进做法不仅加剧了中东局势动荡,也让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面临安全风险。

反观埃及,从一开始就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合作姿态。作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埃及深知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因此从1956年建交起就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台湾、新疆等问题上坚定支持中国。这种政治互信为双方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例,这个由中国和埃及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从2008年成立至今,已经吸引了超过170家企业入驻,累计销售额超过49亿美元,创造了7万个就业岗位。

更难能可贵的是,埃及在合作中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原则,不仅提供土地和税收优惠,还主动开放苏伊士运河的物流资源,这种“你发财我发展”的思路,让中埃合作呈现出良性循环。

埃及的战略价值同样不可替代。作为连接亚非欧的交通枢纽,埃及控制着全球最重要的航道之一——苏伊士运河。

这条运河承担着全球12%的海运贸易,其中中国有30%的进出口货物通过这里运输。通过与埃及合作,中国不仅能确保能源和贸易通道的安全,还能借助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扩大“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的辐射范围。

2024年,中埃签署了《关于共同推动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加快发展谅解备忘录》,将合作区升级为中国首批境外园区项目,这标志着双方合作从单纯的经贸往来向战略协同升级。

国际环境的差异也是中国选择埃及的重要因素。伊朗长期受到美国制裁,中伊合作面临着巨大的法律和金融风险。例如,美国多次将与伊朗合作的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迫使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得不限制与伊朗的业务往来。

而埃及与西方国家保持着良好关系,美国不仅每年向埃及提供1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还支持埃及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种国际环境的差异,让中国在埃及的投资更加安全和可持续。

从文化层面看,埃及与中国的交流也更加顺畅。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对中华文明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两国不仅互办文化年、联合考古,还在2020年签署协议,将汉语纳入埃及中小学选修第二外语体系。

这种文化认同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相比之下,伊朗虽然也是文明古国,但受伊斯兰革命影响,社会保守势力强大,中伊文化交流始终难以深入,这也制约了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当然,中国选择埃及并不意味着放弃伊朗。事实上,中伊在能源、反恐等领域仍有广泛合作。但伊朗的种种表现,让中国不得不调整战略重心。正如2023年中伊联合声明中提到的,双方合作“应基于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而伊朗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反观埃及,通过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在中东的“示范窗口”。这种对比,让中国在伊朗和埃及之间的选择变得不言而喻。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只有那些真正懂得“合作共赢”的国家,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而伊朗若继续抱着“站着要饭”的心态,终将在国际舞台上沦为孤家寡人。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牛掰人物

牛掰人物

用文字作为与外界的交流 品他人世界里的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