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有拥立之功,被封为右丞相,每次退朝,汉文帝总是恭敬地目送周勃离开。有一天,周勃照旧得意洋洋地第一个走出宫殿,突然有人说:"丞相,你马上要大祸临头了!" 宫墙拐角转出个青衫老头,手里攥着扫帚,分明是个洒扫杂役。周勃的卫兵刚要呵斥,老仆突然撩开额发露出半张烧伤的脸:"二十年前荥阳城破,将军带着三百死士杀出血路,可还记得替您挡下三支火箭的传令兵?"周勃瞳孔猛地收缩,当年那声"将军快走"的嘶吼突然在耳边炸响。 三日后大朝会,御史大夫捧着竹简出列:"周勃私藏兵器甲胄,有谋逆之嫌!"满朝文武鸦雀无声,周勃跪在殿前,余光瞥见皇帝把玩着玉珏的手指突然停住。他忽然想起前日老仆说的话:"皇上目送您出殿时,手里总攥着块玉——您可知那玉珏原本是楚王贴身之物?" 诏狱的石墙渗着水珠,周勃裹着破棉絮数虱子。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时,这双手握的是丈八蛇矛,如今哆哆嗦嗦捏着半块馊饼。狱卒蹲在栅栏外嗤笑:"您老人家把免死铁券供在祠堂,怎么就忘了皇上新颁的《捕律》?谋逆罪可是十族连坐。" 长安城里最近热闹得紧,茶楼说书人拍醒木讲得唾沫横飞:"要说周丞相家抄出什么宝贝?整整五大车!"底下百姓哄笑——谁不知道周勃穿朝服都要打补丁。倒是廷尉府小吏醉酒说漏嘴,说在周家地窖翻出三百斤竹简,全是各地郡守的请安帖。 牢门外响起环佩叮当,薄太后身边的掌事宫女提着食盒:"太皇太后问您,可还记得七年前在代王府煮的藿香羹?"周勃手一抖,陶碗里的黍粥洒了半碗。那年吕后刚死,他带着北军奔袭三百里接刘恒进京,雨夜在代王府厨房亲手给未来的皇帝熬过驱寒汤。 腊月二十三祭灶日,狱卒突然抬来浴桶。周勃泡在热水里正纳闷,牢门"咣当"打开,狱丞捧着新朝服跪在门口:"皇上说天寒地冻,请老丞相更衣。"更衣时摸到袖口暗袋里塞着片木牍,上面歪歪扭扭刻着"田者,命也"——是他老家俚语,意思是种田人最惜命。 未央宫暖阁飘着药香,汉文帝咳嗽着往火盆添竹简:"听说老将军在狱中把《孙子兵法》倒背如流?"周勃盯着炭火里忽明忽暗的"谋逆案"卷宗,突然想起四十年前鸿门宴,樊哙也是这样盯着项羽手里的烤鹿腿。 周勃最终回了封地,马车出长安那日,城门守将偷偷塞给他个包袱。打开是件旧皮甲,心口位置留着三个焦黑的箭孔。河东老家的佃农发现,老爷现在总爱蹲在地头看人犁地,有次暴雨冲垮田埂,六旬老翁扛着锄头冲进泥浆,那身手倒像是二十岁的陷阵先锋。 三年后匈奴犯边,长安使者八百里加急赶到绛县,却见周勃光着膀子在打铁铺抡大锤。听完圣旨,老铁匠把通红的剑胚往水里一淬:"回去告诉皇上,就说周勃死了,现在活着的是绛县铁匠周大锤。"白烟腾起时,使者恍惚看见老将军背上那道二尺长的刀疤在蒸汽里扭动,宛如活过来的蜈蚣。 倒是那个提醒周勃的烧伤老仆,有人在雁门关见过他当烽燧长。有天匈奴来袭,他点燃烽火后独自守在烽火台,据说最后抱着火油罐跳下去时,喊的是"将军快走
公元前91年,卫子夫绝望上吊自尽,临死前道:“陛下我跟你四十八年,太子据儿做了三
【6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