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尴尬了!印巴冲突惨败之后,印度本想着发射一枚火箭,将101颗地球观测卫星送上天,以便借此提升一下国民士气,然而,尴尬的是这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在发射数分钟之后彻底失联了,并没有将101颗地球观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说白了,印度这次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来想着在印巴冲突后靠航天刷点存在感,结果把自己刷成了国际笑话。 这事还得从 2025 年 4 月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印巴冲突说起 —— 当时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吃了亏,国内舆论炸了锅,民众上街抗议,反对党天天在议会拍桌子,莫迪政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需找个突破口转移矛盾。 这时候,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拍胸脯保证:交给我们!只要发射一枚火箭把 101 颗卫星送上天,保管让全国老百姓忘了战场上的憋屈。 可谁能想到,5 月 18 日凌晨的发射现场,原本准备好的庆功蛋糕最后全喂了狗。搭载地球观测卫星 “EOS-09” 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刚升空几分钟,地面控制中心的大屏幕突然就黑了 —— 火箭失联了。 现场的科学家们盯着黑屏大眼瞪小眼,原本举着相机准备拍 “历史性时刻” 的记者们,镜头里只剩下火箭残骸坠入孟加拉湾时溅起的水花。 ISRO 主席维・纳拉亚南事后承认,第三级发动机启动倒是挺正常,但运行过程中突然抽风,直接导致卫星没进预定轨道。 更尴尬的是,这次任务压根就没带 101 颗卫星,人家就只发射了一颗 EOS-09,所谓 “101 颗卫星” 纯属民间误传。 不过这误传也不奇怪,毕竟印度在 2017 年确实用 PSLV-C37 火箭成功发射过 104 颗卫星,其中 101 颗是来自全球各国的小卫星,那回可是风光无限,连 NASA 都点赞。但这次嘛…… 只能说 “成功不可复制,失败却总在模仿”。 要说这 PSLV 火箭,那可是印度航天的招牌,它就像印度版的 “长征火箭”,能把 1.5 吨的载荷送到太阳同步轨道,过去 50 多次任务成功率超过 90%。 可这次偏偏在阴沟里翻船。有业内人士分析,问题可能出在第三级发动机的燃料调节器上 —— 这玩意儿就像火箭的 “心脏起搏器”,一旦出故障,整个飞行控制系统就会乱套。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印度前几年刚吹过 “PSLV 技术全球领先” 的牛,结果这次失败直接把牛皮吹破了。有网友翻出 2010 年 GSLV-F06 火箭爆炸的旧账,当时也是因为发动机故障导致星箭全毁,现在看来,印度在火箭发动机技术上的短板压根没补上。 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印度社交媒体瞬间炸锅。有人在 ISRO 官推底下留言:“建议把火箭改成三轮车,至少不会失联。” 还有人翻出莫迪当年的竞选承诺:“要让印度成为航天超级大国。” 结果现在超级大国没当上,倒成了 “航天翻车大国”。 更讽刺的是,就在火箭发射失败的同一天,巴基斯坦宣布成功试射了射程 300 公里的 “加兹纳维” 弹道导弹,还特意强调 “可携带核弹头”。这简直是在印度伤口上撒盐 —— 你航天搞砸了,我导弹却成功了,这对比不要太扎心。 对印度航天来说,这次失败的打击可不小,本来 ISRO 打算靠 PSLV 和新研发的 SSLV 火箭抢占全球小型卫星发射市场,尤其是中国长征火箭 “低价高效” 的竞争压力下,印度急需证明自己。结果 SSLV 首飞失败的阴影还没散去,PSLV 又掉链子,哪个客户还敢把卫星交给你? 更要命的是,印度政府每年给 ISRO 的预算就那么点,这次失败后,议会那帮老爷们肯定要削减经费。前 ISRO 主席索曼纳特早就警告过:“不开放私营企业参与,印度航天没未来。” 可现在看来,就算开放了,私营企业也得掂量掂量:跟着 ISRO 混,会不会把自己也搭进去? 国际上的反应同样让印度脸上无光,美国太空网站直接用 “印度发射失败,亚洲航天竞赛受挫” 做标题,话里话外都是看笑话的意思。 俄罗斯航天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更是不留情面:“印度的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心态 —— 总想一步登天,却连地基都没打牢。” 最扎心的是中国网友的评论:“当年我们发射失败时,印度媒体怎么说的?现在轮到他们了。” 不过,印度人倒是挺会自我安慰,有专家在电视上辩解:“航天探索哪有不失败的?美国、俄罗斯也都翻过车。” 可问题是,人家翻车是在探索火星、登陆月球这种高难度任务上,你印度在自己最拿手的 PSLV 火箭上翻车,这能一样吗? 更搞笑的是,ISRO 前脚宣布失败,后脚就说 “已经找到问题所在,下次发射肯定成功”。这种 “失败 — 找原因 — 再失败” 的循环,印度航天已经玩了好几回了。 但这事儿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航天竞赛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光有冲劲没用,还得有耐力和实力。 不然,就只能像印度这样,明明想当主角,最后却成了国际舆论场里的小丑。
太尴尬了!印巴冲突惨败之后,印度本想着发射一枚火箭,将101颗地球观测卫星送上天
遥遥谈趣
2025-05-19 10:54:20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