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将在下一次人口普查中加入种姓】[省流:印度种姓制度仍深刻影响社会各领域,政

理性闲谈天下事 2025-05-17 22:01:20

【印度将在下一次人口普查中加入种姓】

[省流:印度种姓制度仍深刻影响社会各领域,政府虽1950年立法禁止歧视,却于近期宣布将自1931年来首次在人口普查中加入种姓统计。支持者认为数据能揭露结构性不平等,优化资源分配;反对者担忧强化社会分裂。2024大选后,莫迪政府此举被质疑为争取弱势种姓选票的政治手段。争议焦点还包括是否调整现行50%的弱势种姓配额上限,以及数据会否引发"重新排序"需求。专家指出,精确统计能帮助制定针对性政策,但可能激化特权阶层不满。普查结果或迫使政府直面长期回避的社会矛盾。]

(CNN)对于印度各地的数百万人来说,数千年来僵化的种姓制度仍然主宰着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方面——从社交圈到约会对象,再到工作机会和教育。

印度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坚称,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不存在社会等级制度,印度早在 1950 年就禁止了种姓歧视。

因此,当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政府宣布,自1931年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以来,种姓制度将首次被纳入即将举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时,人们感到很惊讶。

印度政府在4月份的新闻稿 中表示,计算种姓将“确保我们的社会结构不受政治压力” 。“这将确保社会在经济和社会层面更加强大,国家继续顺利进步。”

这份声明并未提及任何关于如何收集种姓数据的细节,甚至没有提及人口普查何时进行(人口普查原定于2021年进行,但一再推迟)。但这一声明再次引发了一场长期存在的争论:统计种姓究竟会提升弱势群体的福祉,还是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分裂。

印度人口基金会执行主任普纳姆·穆特雷贾 (Poonam Muttreja) 表示,该提议之所以如此有争议,是因为种姓普查“迫使国家面对往往在政治和社会上不便的结构性不平等”。

她补充道,过去一个世纪缺乏种姓数据意味着“我们实际上是在盲目行事,一边声称追求社会正义,一边在黑暗中制定政策。所以,下一次人口普查将是一次历史性的人口普查。”

——什么是种姓?

印度的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经典,历史上将人口划分为一个等级制度,根据出生的家庭定义人们的职业、居住地点和婚姻对象。如今,在印度,许多非印度教徒,包括穆斯林、基督徒、耆那教徒和佛教徒,也认同某些种姓。

有几个主要的种姓和数千个亚种姓——从顶层的婆罗门(传统上是祭司或学者)到达利特人(以前被称为“不可接触者”),他们被安排从事清洁工和垃圾收集等工作。

几个世纪以来,底层种姓——达利特人和被边缘化的印度土著人——被认为是“不纯洁的”。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甚至被禁止进入上层种姓的房屋或寺庙,并被迫在公共场合使用单独的餐具吃饭和喝水。

1947年印度从英国独立后,试图抹去种姓制度的影响,在新宪法中引入了一系列变革。它设立了特定的种姓类别,用于建立配额制度和其他福利——最终为边缘化种姓预留了政府工作岗位和教育机构名额的50%。它还废除了“不可接触”的概念,并禁止种姓歧视。

停止在人口普查中统计种姓是这一使命的另一部分。

“独立后,印度政府有意识地在人口普查中不再统计种姓,”穆特雷贾说。“他们认为不应该突出种姓,而且在一个民主国家,种姓差异会自动趋于平衡。”

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城市地区,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有所软化,但各种研究表明,不同种姓之间在财富、健康和教育水平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穆特雷贾补充说,如今最弱势的种姓文盲率和营养不良率更高,获得产前护理和生殖健康等社会服务的机会也更少。

社会隔离现象也很普遍;根据印度人类发展调查,印度只有5%的婚姻是跨种姓的。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朋友群体、工作场所和其他社交空间中。

这些持续存在的差距促使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进行种姓普查,许多人认为这些数据可以用来争取更多的联邦政府援助,并将资源重新分配给有需要的人。

在一些邦——比如印度最贫困的邦之一比哈尔邦——地方政府已经自行进行了调查,这促使人们呼吁莫迪及其印度人民党(BJP)政府效仿。

现在看来,他们似乎要这么做了。

——为什么是现在?

莫迪长期以来一直反对按照传统种姓划分人口,此前他曾表示,四个“最大的种姓”是穷人、青年、妇女和农民——提升他们的地位将有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

但在2024年全国选举中,弱势种姓的不满情绪上升,助力了反对党。选举结果令人震惊:尽管莫迪赢得了第三个任期,但印度人民党未能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其权力被削弱。

莫迪的对手声称,他对种姓普查的态度转变是一种政治手段,目的是在即将到来的地方选举中,特别是在比哈尔邦——这个对这一问题特别敏感的摇摆州——争取支持。

“时机绝非巧合,”泰米尔纳德邦首席部长、莫迪的长期批评者M·K·斯大林在X上的一篇帖子中写道。“这一突然的举动充满了政治权宜之计。”

比哈尔邦2023年自己的种姓调查发现,处于边缘化种姓的人数比之前认为的要多得多,这引发了一场正在进行的法律斗争,要求提高配额制度。

2023年4月,在比哈尔邦帕特纳的拉杰德拉纳加尔社区进行全邦种姓调查期间,调查员从居民那里收集信息。Santosh Kumar/Hindustan Times/Getty Images/File

几个其他邦也进行了自己的调查,联邦政府在其声明中表示,这些调查“在透明度和意图上各不相同,有些纯粹是从政治角度进行的,这在社会中造成了疑虑”。

主要反对党国大党对政府的宣布表示欢迎,声称莫迪屈服于他们的压力。与此同时,印度人民党领导人表示,反对党在执政期间未能进行任何种姓普查,现在却出于自身利益将这一问题政治化。

国大党领导的上届政府确实在2011年进行了一次全国种姓调查,但完整的调查结果从未公开,批评者称部分调查结果显示数据异常和方法论问题。此外,该调查与当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是分开的,这意味着两组数据无法相互分析。

尽管当局尚未说明新的普查何时进行,但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社会学名誉教授、人口学家索纳尔德·德赛表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善方法,并确保收集到关键信息。

人口普查完成后,下一个争论将开始: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制定政策。

2023年4月,新德里印度门前的人群。Sajjad Hussain/AFP/Getty Images

——有争议的提议

并非所有人都支持种姓普查。

反对者认为,国家应该努力摆脱这些标签,而不是将其正式化。一些人认为,政府政策(如配额制度)应该基于其他标准,如社会经济阶层,而不是种姓,德赛说,她也是新德里应用经济研究委员会的应用经济研究教授。

她支持种姓普查,但表示反对者可能认为这样的调查是倒退的,而不是帮助创造一个“超越种姓命运”的社会。

还有一个因素:如果普查显示边缘化种姓的人数比之前认为的要多,正如比哈尔邦的情况一样,政府可能会增加他们获得的配额,这将激怒一些已经不喜欢配额制度的传统特权种姓。

多年来,反对配额制度的抗议活动不断爆发,其中一些甚至导致了死亡——这些群体指责政府存在“反向歧视”,这与美国关于种族意识大学招生和就业的类似争议相呼应。穆特雷贾表示,这些群体很可能会反对种姓普查。

一些反对派领导人已经呼吁取消配额制度50%的上限,并在私营公司和司法系统等其他机构实施配额制度——这些有争议的提议引发了网络上的激烈争论。

但种姓普查的支持者表示,这一举措早就该进行了。穆特雷贾和德赛都告诉CNN,他们不认为这样的调查会加深分歧,因为种姓歧视已经是一个如此明显、无法逃避的事实,仅仅提出这个问题不会造成伤害。

2017年,一名贾特种姓成员在新德里参加抗议活动,要求扩大他们的权利。Money Sharma/AFP/Getty Images/File

德赛表示,普查还可能显示过去一个世纪权力和特权的平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1931年人口普查以来,一些曾经处于劣势的种姓可能因配额制度和其他措施而得到提升——而曾经处于更高阶层的其他种姓可能不再被视为那么特权化。

这就是为什么她认为,印度政府应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重新排序”——重新组织哪些种姓属于特定类别,这些类别用于分配资源和福利。

穆特雷贾表示,普查可以清楚地说明谁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以及如何最好地提供帮助,而不是依赖过时的数据。它可以揭示交叉差距;例如,印度农村的女性可能比同种姓的男性或城市地区的同龄人面临更多的困难。它还可以显示是否有任何种姓的人数激增,需要比目前分配的更多资金。

“它可以决定学校的资金,例如,健康推广、就业计划等,”她说。它“有助于确保配额反映真正的劣势,而不仅仅是历史惯例”。

一旦这些数据公布,穆特雷贾认为,政府将不得不采取行动——它无法承受不采取行动的后果。对于那些仍然否认种姓歧视仍然猖獗,或者认为配额制度不再必要的人来说:“这些数据将摆在人们面前。”

0 阅读:40
理性闲谈天下事

理性闲谈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