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35岁的张爱玲和64岁的胡适在纽约街头相遇,看着同样落魄的胡适,张爱玲还准备向胡适求助,但是话到嘴边却不好意思开口。 张爱玲非常喜爱胡适的文章,以他为榜样,希望能得到胡适的认可,自己写出小说《秧歌》时,便迫不及待地寄给了远在美国的胡适,希望他能指点一下自己。 胡适收到这本小说后,也是很耐心的读完了,觉得这本小说写的可圈可点,便评价了一番:“我读了这本小说,觉得很好,又读了一遍......” 当张爱玲收到胡适的回信后,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始终认为,高高在上的胡适根本就看不上自己写的小说,令张爱玲想不到的是,胡适竟然评价还不低,甚至看了两遍。 而现在的张爱玲,生活的非常落魄,在国内的事业一团糟,便立马就想到了在美国的胡适,觉得自己去了美国,可以天天见到胡适,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收拾行李。 但是,令张爱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胡适在美国过的也很惨,胡适和妻子蜗居在一个简陋的房子里,当初那个赫赫有名的胡适现如今就是一个迟暮的老人,这样的画面冲击着张爱玲,让她非常后悔决定来到美国。 看到此时的胡适,张爱玲也知道,胡适根本就无法帮助自己,现在自己必须要开始自力更生,要不只能是沦落街头了,最后没有办法,为了不被饿死,张爱玲只能住在难民营里。虽然二人经常见面,但早已物是人非了,现在俩人连生存都难以做到,生活也只剩下了柴米油盐了。 1962年,胡适在台北因为心脏病而逝世,42岁的张爱玲知道这一消息后,瞬间被震惊了,他之前也见过几次胡适,当时身体非常硬朗,怎么说没就没了,慢慢缓过来的张爱玲,连去参加胡适的葬礼都做不到,她此时还在美国,生活的压力使她根本就没有钱来到台湾。 他们二人都曾有过辉煌,然而经过时间的洗礼,他们二人最终也成为了一个普通人,胡适的西装,张爱玲的旗袍,也成为了他俩最后的体面。
1955年,35岁的张爱玲和64岁的胡适在纽约街头相遇,看着同样落魄的胡适,张爱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5-17 10:35:27
0
阅读:74
用户21xxx49
胡适这个王八蛋,不是十八个博士吗?在美国养不活自己还要回台湾吃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