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5年,年羹尧得知消息自己将被问斩,索性将已经怀有身孕的小妾送给了一个落魄秀

指尖流沙呐 2025-05-08 11:07:54

1725年,年羹尧得知消息自己将被问斩,索性将已经怀有身孕的小妾送给了一个落魄秀才,并特意叮嘱孩子出生之后要姓“生”。秀才本有疑问,听了年羹尧的一番话后,立刻下跪叩首,随后带着小妾离开了。 麻烦大家在阅读时,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支持! 秀才李慕白带着身怀六甲的小妾绮娘,踏上了漫漫的逃亡之路,他们一路风餐露宿,避开官差的追捕,向着南方那片未知的土地奔去。 绮娘的身子越来越沉重,每走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但她咬紧牙关,紧紧地跟随着李慕白,她知道,他们不仅仅是在逃命,更是在为腹中的孩子,寻求一线生机。 这一切,都要从绮娘与年羹尧的关系说起,绮娘并非出身名门,年羹尧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于后院对她一见倾心,因此将她纳为小妾,并为其取名为“绮娘”。 绮娘对年羹尧,并非没有感情,她敬佩他的才华,也沉迷于他的权势带来的荣华富贵,可这份感情中,更多的是敬畏和依赖,而非平等的相爱。 她知道,自己不过是他众多妻妾中的一个,一个美丽的玩物,一个可以随意丢弃的棋子,年羹尧,这位大清的权臣,一生戎马,战功赫赫。 他平定边疆,巩固社稷,深受康熙和雍正两朝皇帝的信任,但他功高震主,这是历代权臣都无法逃脱的宿命。 年羹尧自己心里清楚,他早已成为了皇帝的心腹大患,朝中弹劾他的声音此起彼伏,那些曾经巴结他的官员,如今都像避瘟疫一样躲着他,他知道自己被问斩只是时间问题。 而绮娘腹中的孩子,更是成为了年羹尧的一块心病,他可以预见到,一旦自己倒台,这个孩子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他不想让孩子重复自己的命运,更不想让孩子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一个可以保全孩子性命的办法。 在一次家宴上,年羹尧注意到了李慕白,这个落魄书生,虽然衣着破旧,却难掩其清雅的气质和过人的才华。 他谈吐不凡,对时局有着独到的见解,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淡泊名利的气质,这是年羹尧所欣赏的,年羹尧心中一动,一个计划逐渐成形。 他派人将李慕白请到府上,以欣赏他的才华为由,与他谈论诗书,探讨时局,几次接触下来,年羹尧越发觉得李慕白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终于,在一个深夜,年羹尧将李慕白和绮娘叫到书房,他知道,是时候做出决断了,他将自己即将面临的命运,以及绮娘腹中孩子的处境,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慕白。 他希望李慕白能够带着绮娘远走高飞,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并叮嘱孩子要姓“生”,选择“生”姓,是年羹尧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希望孩子能够远离官场的杀戮,像普通人一样,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生”这个姓氏,既是对孩子的祝福,也是自己姓氏的翻转。 他希望孩子能够记住,生命比权势更重要,平淡比辉煌更可贵,李慕白被年羹尧的真诚所打动,他答应了年羹尧的请求。 绮娘虽然不舍得离开年羹尧,但她更明白,这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她含泪向年羹尧告别,跟着李慕白踏上了逃亡之路。 逃亡的日子艰苦异常,但绮娘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她知道,自己和孩子都得到了新生,李慕白对绮娘呵护备至,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在远离京城的一个小镇,他们隐姓埋名,过起了平凡的生活,几个月后,绮娘产下了一名男婴,也采用了“生”作为孩子的姓氏,以纪念他的父亲年羹尧。 孩子继承了母亲的美丽和父亲的才华,聪明伶俐,乖巧可爱,李慕白以教书为生,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 绮娘时常会想起年羹尧,想起他在朝堂上的意气风发,也想起他深夜独自饮酒的落寞身影,她知道,年羹尧虽然权倾一时,但他内心深处,也渴望着平凡和自由。 她相信,如果年羹尧能够看到孩子健康成长,他一定会感到欣慰,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父亲,但他从母亲和养父的口中,了解到了一个关于父亲的故事。 这个故事,没有权谋的惊心动魄,也没有战争的血雨腥风,只有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爱意,以及一个关于选择和牺牲的传奇。 他知道,自己姓“生”,这是父亲对他最美好的祝愿,也是他此生最宝贵的财富,他将以平凡的身份,活着,体验着生命的酸甜苦辣,感受着人间的温暖真情。

0 阅读:0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