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些人是挂得太久了,下不来吗?这种时候还是展现出一副既要又要,既当又立的姿态

凡梅说历史 2025-05-08 07:46:39

美国这些人是挂得太久了,下不来吗?这种时候还是展现出一副既要又要,既当又立的姿态?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5月7日这样说:“世界正在向美国靠拢,而中国却成了缺失的一块拼图。我本来要去瑞士和瑞士人谈判。结果发现,中国团队正在欧洲各地旅行,他们也会去瑞士。所以我们会在周六和周日见面。而且,我们有共同的利益。正如我之前所说,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尤其是在中国方面……我们不想脱钩;我们想要的是公平贸易。” 简单评两句。 从贝森特的最新表态来看,折射出美国对华政策中既要里子、又要面子的矛盾逻辑。 一方面,他声称"世界正在向美国靠拢",试图塑造美国主导全球经贸规则的话语权优势;另一方面,其主动披露中美团队将在瑞士接触的细节,又暴露出美国对华经济依赖的现实困境。 这种既要维持霸权姿态,又不得不寻求合作的"双标"操作,在三个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一,战略叙事与利益诉求的分裂。贝森特强调"不想脱钩",却闭口不提特朗普政府延续的对华关税战、科技制裁和金融施压。正如其此前要求中国"先迈出缓和关系的步伐",美方始终试图将谈判塑造成"中国主动妥协"的假象,实则掩盖自身因关税反噬导致的通胀压力、制造业回流受阻等经济困局。这种将对话包装成"恩赐"而非"刚需"的话术,本质上是在维护面子与收割里子之间走钢丝。 第二,谈判姿态与实质诉求的错位。美方声称寻求"公平贸易",却通过关税政策单方面攫取利益——据彼得森研究所测算,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中,90%以上成本由美企和消费者承担。贝森特在力挺特朗普"政策组合拳"时,将关税标榜为"吸引投资"的工具,却回避其推高国内物价、加剧经济衰退风险的现实。这种既要享受制裁红利,又想规避经济反噬的投机心态,恰似"打肿脸充胖子"的政经行为艺术。 第三,国际形象与实际行动的背离。选择瑞士作为接触地点,本可展现对多边机制的尊重,但贝森特特意强调"中国团队正在欧洲各地旅行"的细节,暗示中方在"追赶"美国节奏,这种外交话术与其说是展现诚意,不如说是刻意营造"美国主导议程"的剧场效应。事实上,中方参与对话是基于对全球复苏的责任担当,而非被动回应美方要求——正如中国对RCEP国家的贸易增速已超越对美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早已赋予谈判主动权。 贝森特的矛盾表态,本质上暴露了美国霸权工具箱的捉襟见肘:既要通过关税战维系"美国优先"的政治正确,又因债务危机、经济衰退风险攀升而急需中国合作;既想维持"规则制定者"的体面,又在数字货币、新能源等新兴领域面临规则重塑的失语。 这种战略焦虑下的"既要又要",恰恰为中国提供了以不变应万变的主动权——坚持平等互惠底线,以市场实力破解话语霸权,用制度型开放对冲保护主义,方能在博弈中实现"面子与里子"的辩证统一。 希望中美谈判走向的是和平,而不是浪费口舌!

0 阅读:83

评论列表

白云飘飘

白云飘飘

2
2025-05-09 04:35

直接不理他,看他还敢不敢说大话吹牛皮,再羞他一次

猜你喜欢

凡梅说历史

凡梅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