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铜狮镇狮镇以精铜为材熔铸錾刻而成,高额凸吻,怒目圆睁,鼻尖上翘,阔口大张,獠

东园雅集 2025-05-06 10:11:01

明 铜狮镇

狮镇以精铜为材熔铸錾刻而成,高额凸吻,怒目圆睁,鼻尖上翘,阔口大张,獠牙尽露;右前肢和左后肢支撑于地,左前肢收于后背,而左后肢高举至左腮一侧,指爪劲健,其尾如帚。其形象有儒者所言“钩爪锯齿……弭耳宛足……瞋目电曜,发声雷响。拉虎吞貔,裂犀分象”(虞世南《狮子赋》)之气势,有佛家所云“忽发狮吼,震荡幽明”之艺术感染力。

狮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既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亦是吉祥与智慧的载体。其寓意体系的形成,既源于狮子本身的特性,也得益于佛教文化的传入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后汉书》的贡品记载到《维摩经》的宗教隐喻,从宫廷石狮到其他各类艺术品,“狮”这一形象已承载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因“狮”“师” 同音,儒者常借以常比喻仕途。如 “太师少师”象征位极人臣,“连登太师”寓意科举顺遂。明人徐应秋著《玉芝堂谈荟》言“勇猛精进,莫狮子若”,亦赋予其进取的意象。《文玩萃珍 Arts from the Scholar's Studio》所录“明或较早 鎏金青铜坐狮纸镇”(高6.7厘米),规格、形制及工艺与本件略同,属同时期风格。此件纸镇造型殊异,熔铸饱满精良,包浆含蓄浑朴,可见明代文人进取功名光耀门庭之美好意愿,存世同类者寥寥。

尺寸:高8cm;重894.4g

来源:中国嘉德2025年春拍《古癖——牧心斋古代文房精选》

0 阅读:0
东园雅集

东园雅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