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位85岁老人在过马路时,被公交车撞倒不幸离世,而他正是中共“一大”十三位代表之一,刘仁静。他曾是辉煌的,可他后期的遭遇,却令人唏嘘。 刘仁静这个人,说起来真是个传奇,也是个谜。他1902年出生在湖北应城,小时候就聪明得不行。据说3岁就能背诗词,10岁还帮人代考,轻松搞定入学资格。这脑子,放哪都耀眼。1919年,他考进北京大学,正赶上五四运动那股热潮。他也没闲着,冲在前面喊口号、搞活动,胆子大得很,还因此被抓进过监狱。不过,那时候的他,满腔热血,一心想着救国救民。 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开会,刘仁静才19岁,就成了十三位代表之一。这可是中国共产党的起点,他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那会儿的他,肯定觉得自己能干出一番大事。可谁也没料到,这辉煌只是昙花一现。没几年,他的路就拐了个大弯。 1927年,事情变得复杂起来。那时候中共内部路线斗争激烈,刘仁静和主流意见闹掰了。他觉得自己的想法更对,结果直接被开除党籍。这一下,他从革命先锋变成了“叛徒”。被踢出去后,他也没消停,跑去土耳其找托洛茨基,回来后还搞起了托派组织,想另起炉灶。可这路子注定不好走,国民党很快盯上他,把他抓进监狱狠狠收拾了一顿。 出狱后,刘仁静的日子更不好过了。革命这条路走不通,他得活下去啊。没办法,他投靠了国民党,干了些杂七杂八的活儿。1949年,国民党败退,他却没跟着跑,选择留在大陆。这时候的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了,革命的火苗早就熄了。晚年,他在北师大当了个普通老师,过着低调的日子。直到1987年,85岁的他过马路时被公交车撞倒,结束了这一生。 说起刘仁静的人生,真是让人感慨万千。他早年是真牛,那么小的年纪就参与了中共的创建,五四运动里也冲在前头。可1927年那次分歧,彻底改变了他。他选择了一条和主流对着干的路,结果把自己搞得四处碰壁。投靠国民党也好,搞托派也罢,这些决定让他从英雄变成了争议人物。晚年他倒是平静了,可那平静里,多少有点无奈的味道。 其实,刘仁静的故事挺接地气的。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伟人,就是个普通人,聪明、有抱负,但也犯错、走弯路。1927年被开除党籍,对他来说是个大坎儿。他要是能忍住,和组织妥协,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颠沛流离。可他偏不,非要坚持自己的想法,结果把自己弄得进退两难。土耳其那趟冒险,更是雪上加霜,回来后搞托派,压根没啥群众基础,注定成不了气候。 再说他投靠国民党这事儿,也挺现实的。革命搞不下去了,总得吃饭吧?他不是啥大奸大恶的人,就是个为了生存妥协的普通人。1949年选择留下来,可能也是累了,不想再折腾了。晚年在北师大教书,估计是想找个安稳的窝。可惜,命运没给他这个机会,85岁那年,一场车祸把一切画上了句号。 刘仁静这辈子,最大的特点就是选择多,矛盾也多。他早年的选择让他站上巅峰,后来的选择又让他跌进谷底。1927年的分歧是个分水岭,他要是能低头认个错,历史对他的评价可能完全不一样。可他偏偏是个倔脾气,非要一条道走到黑。结果呢?托派没搞成,国民党那边也没混出头,晚年只能安安静静当个教书匠。
1987年,一位85岁老人在过马路时,被公交车撞倒不幸离世,而他正是中共“一大”
无畏战士闯龙潭
2025-05-05 18:07:13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