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是用来冲的,不能用于保底。强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高考出分后进行校测,另一种是提前校测。 高考提前校测的学校,会依据你的笔试情况,比如数学、物理考试,或者化学、生物考试来筛选。像哈工大、华科、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它们是在高考出分后进行校测。 而有十所学校,包括复旦、上交、南大、浙大、中科大,再加上 C9 中的西安交通大学,还有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厦门大学、兰州大学,这十所学校玩的是提前校测。它们会在 6 月 25 号出分之前,通过学校组织的校测来筛选,比如报考数学、物理的,就考孩子数学加物理;报考化学、生物的,就考化学加生物;报考文科的,就考文史哲的综合题目。 所以,它们是通过笔试来筛选人才的。而且,提前校测的学校越来越多,因为它们更希望那些分数特别好、数学物理特别厉害的孩子参加强基并被录取。 另一种是普通强基模式,比如清华、北大、哈工大、北京理工、华科、武大、西工大、电子科大等。普通强基在高考出分后,根据设定的分数,可能是 640、650、610、620 等,再按照 1:3 或者 1:4 或者 1:6 的比例,依据报名人数的高考分数划定强基入围分数线。 前面提到的单科破格,针对的是上述 29 所 985 大学,它们采用的是高考分数入围模式。而且明年的趋势大概率是,这 29 所当中至少可能有 15 所以上的学校会采取单科破格模式,就是希望能有更多数学 140 分以上、物理 98 分以上、化学 98 分以上的孩子必须报考强基计划。 所以明年后年,如果你家孩子要报强基计划,特别是要报提前校测的学校,比如同济、西交、北航,且有破格生资格,在不同分数段和学校档次中,强基应该怎么报呢? 当你孩子的分数能够达到华东五校的水平,比如能读上中科大的好专业,能读上南京大学还不错的理工科专业,各位家长,就不要委屈孩子,不要降低孩子的档次。当孩子能够够上复交浙科南五所学校的好专业时,强基计划就去报清华、北大。强基是用来冲的,不能保底,尤其是华东五校的强基,它们是提前校测。 提前校测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比如我家孩子真能进入全省 1000 名之前,能挑选华东五校的专业了,那么报考华东五校强基的意义和性价比就比较低,因为强基计划会把孩子锁住,它们的核心目的是抢生源。 强基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玩法一样,不看高考分数决定孩子能否入围强基校测,这就导致很多家长把强基当作保底政策,担心孩子高考发挥失误,希望通过强基保住复交的层次,把强基当作备胎。当孩子高考分数出来很理想,复旦、交大、浙大专业随便选,你还会让孩子走强基吗?高考分数能上浙大竺可桢学院,你会让孩子走浙大强基吗? 所以各位家长,这两年,除了清华大学强基人数招满,其他 985 大学的强基计划连人都招不满,更别提生源质量了。2022 年有些学校忍不了了,比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些全国顶尖的学校,很多孩子把它们当备胎,能接受吗? 所以这 3 所学校率先行动,在出分之前完成初试和复试,强基 15%的高考分就确定了,高考成绩一出,85%的高考成绩也确定,孩子就被锁住了,这就是复交南模式,也叫提前校测模式。 所以前面跟大家说一个要点,就是清华北大强基和华东五校强基。为什么说孩子能上复旦、交大、科大、南大、浙大不错的工科或理科专业,一旦能上这些学校,强基就无脑冲清华北大呢? 因为孩子高考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见过很多孩子一模、二模、三模分数可能在全省 1000 名、2000 名,但最终高考冲到全省 100 名以前,所以各位家长,不能把孩子的目标局限在目前的分数,要给高考一个博弈的机会。
强基是用来冲的,不能用于保底。强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高考出分后进行校测,另一种是
怀揣梦想的可爱球球
2025-02-14 19:45:11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