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7年,孝庄病逝。康熙哀嚎不已,捶胸跳脚。谁知,走出孝庄的寝宫后,他就命令侍

哄动这史记 2025-02-01 07:57:17

1687年,孝庄病逝。康熙哀嚎不已,捶胸跳脚。谁知,走出孝庄的寝宫后,他就命令侍卫:拆掉祖母生前最喜欢的5间宫殿,棺椁也不要下葬。此后孝庄停灵三十七年。   在康熙一生中,除却他心爱的皇后,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当属于孝庄太后了,可正所谓入土为安,由孝庄抚养长大的康熙,为何在其死后竟然长达37年未准许其下葬呢。   孝庄出生于科尔沁部落,而她之所以能踏足宫中,和一场政治联姻有着莫大的关系。   彼时后金大军刚刚踏足关内,政权并不稳固,为了获得各大部落的认可,政治联姻也就成为了一种途径。   在两方掌权者的撮合下,孝庄成为了大清稳固政权的工具,嫁给了皇太极。   不过,皇太极对孝庄似乎并不感兴趣,她的所有目光都在孝庄的姐姐身上,而此人也正是皇太极一生的白月光--海兰珠。   那时的孝庄见姐姐得宠,并未有多少野心,只想安心做个普通的妃子,可未曾想,命运齿轮却在此时突然发生了转动。   公元1643年,皇太极因病离世,而在他死后,朝内各种政权均蠢蠢欲动,试图夺下这皇位。   在这其中最为惹眼的当属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和他的弟弟多尔衮,这两人均手握实权,在朝内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但无论是谁走上皇位,对于孝庄来说都是生存空间的压缩。   为了保全自己,孝庄于是便主动联系到了多尔衮,对其许以厚禄取得了他的信任,而在他的推举下,孝庄的6岁儿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意外的走上了大位。   不过,一个6岁的孩子又能兴得起什么风浪呢?在此后的十几年中,朝内政权一直由多尔衮在背后操作,许多大事顺治帝也无任何决策的权利。   但即便如此,孝庄还是没有坐以待毙,因为她还在努力,试图把皇权真正的交到子嗣手上。   孝庄深知多尔衮在朝内满族官员中威望甚重,为了与其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孝庄通过不断与汉人搭线,取得他们的信任,而在他们的辅佐下,顺治帝也很快夺回皇权。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孝庄一直都是在陪伴着孙子玄烨生活,可未曾想,就当他以为国家安宁,自己也可以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时,没想到顺治帝却英年早逝了。   而顺治帝死时,孝庄仿佛又回到了20多年前的那一刻,此时的康熙明明才只有8岁,可他所要执掌的却是整个天下,不仅如此,四位辅政大臣之中的鳌拜也不是个善茬,其贪念丝毫不亚于当初的多尔衮。   不过比起当初顺治的叛逆,跟奶奶孝庄朝夕相处的康熙却显得十分懂事,上位之后,无论朝内大事小事,康熙都率先交由孝庄进行审核,听取对方的意见后,再着手处理。   而在除鳌拜、灭三藩的过程中,其实都少不了孝庄的影子,而作为回报,康熙对于孝庄也极为恭敬,不仅每天都会到其房内请安,甚至还把朝内大事主动分享于她。   这天康熙正在龙椅上处理公事,没想到,突然下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对康熙说道:“太后驾崩了。”   这话让康熙悬着的笔当即摔到了地上,闻言,他急匆匆的跟着下人赶了过去,而等到赶到时,眼前只有孝庄皇后那冰冷的尸体。   联想起曾经奶奶不愿与皇太极合葬的想法,康熙有些为难,毕竟按照清朝祖训,无论发生什么,身为皇后的孝庄都应该与皇太极合葬。   可孝顺的康熙,又实在想满足奶奶的心愿,于是再三思索之后,他便找来了下人,拆除了五间宫殿,并在顺治帝的陵寝附近重建了一座大殿,用来暂时安放孝庄的棺材。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放就是整整37年,直到雍正上位三年之后,雍正仿佛才想起了孝庄还未下葬一事,这才将其葬于昭西陵。   主要信源:《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  

0 阅读:0
哄动这史记

哄动这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