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真是搞笑,搞什么中欧班列,现在成为笑柄了吧。”在2011年,美国媒体曾对

哄动这史记 2025-01-30 08:51:45

“中国人真是搞笑,搞什么中欧班列,现在成为笑柄了吧。”在2011年,美国媒体曾对中欧班列的开通持保留态度,然而现如今,这一运输方式的繁荣却让美国媒体感到震惊。   似乎自打中欧班列项目提出之后,对它的议论便一直连绵不断。   一些有心媒体不止一次向外界散布谣言,企图阻拦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腾飞。可如今已经十几年过去了,事实却证明当初他们认为亏本的买卖,如今已经化身一条经济巨龙,带领中国走上了新一台阶。   那么,这些年来,中国又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而在这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大国博弈呢?   众所周知,自打进入21世纪后,美国就大肆在国际舞台上宣扬“中国威胁论”,并联合西方诸多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各行各业施行制裁措施。   但面对如此窘境,我国并未妥协,而是用强有力的手段予以反击。“一带一路”工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所提出的,其中,中欧班列当属一带一路中最为标志性的项目,它的出现恍若当初的丝绸之路一般,在中国与欧洲之间架起了一条贸易桥梁。   公正而言,它的出现绝对利在千秋万世,不过在美国眼中却并非如此。   2011年,美国新闻媒体记者却大肆宣扬中欧班列是个赔本的买卖,而这番言论甚至还在国内引起了不少民众的支持。   投资太高,回报太低似乎已经刻在了中欧班列列车上。   我们诚然要承认,在中欧班列刚刚运行之时,由于投资成本太过巨大,在最初运行中,中欧班列的运输量与预想相差太多,这也导致回报周期拉长,再者,沿途配套设施不健全也为中欧班列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金子总会发光,而中欧班列又是在何时体现出他真正的实力呢?   答案要落脚于2019年那场疫情。   病毒的席卷使各国港口接连封闭,而在这种背景下,大宗货物的运输自然也成了一个难题,而中欧班列的存在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缺,其运输稳定、运量庞大的特点,迅速获得了欧洲等国家的认可,而中国巨大的生产能力也令欧洲国家十分羡慕。   2020年,来自中国的医药用品如口罩、呼吸机、防护服等产品纷纷靠着中欧班列涌入欧洲。   当然这只不过是最不起眼的一点,医药用品的运输使得沿途的诸多国家见识到了中欧班列的输送能力,打那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中欧班列向其输送产品。   截止今天,中欧班列已向欧洲各国输送700万箱货物,覆盖24个国家,真正的成为了一条行驶于亚欧大陆之间的经济长龙,而它的成功也狠狠的在那些有心人脸上狠狠的打了一巴掌。   想必在未来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国际经济环境的逐步优化和我国开放的营商政策,中欧班列还会在国际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而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警惕,避免有心人再度引导舆论,影响我国的发展。   信源: 中国政府网-2024-12-05-贯通中欧 全球共赢——中欧班列第10万列抵达欧洲终点杜伊斯堡 中国网推荐-2024-03-13-“赔本赚吆喝”“入侵欧洲”,西方当初抹黑中欧班列有多狠,现在就有多尴尬

0 阅读:0
哄动这史记

哄动这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