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都是贫农,为何会有精美的朝珠?
坚持走路
2024-12-11 17:56:32
1988年,辽宁一女子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一串镶有105颗宝石的“项链”。
这个女子名叫刘春花,家住辽宁喀左县后坟屯。1988年,她的父亲老刘因病去世,在整理遗物时,她从父亲床板下发现一个旧木盒。
第二天,她带着项链来到县里的一家珠宝店,请工作人员解惑。然而工作人员在看到之后,却露出疑惑的神情,让她去文物站问问。
刘春花听后又转道去了县文化站,然而这里的专家看到这串项链之后,感叹了一声:“这可不是项链,是一串朝珠啊!”
朝珠在古代专属于清代宫廷,只有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才能佩戴。而且朝珠是搭配朝服或吉服出现的,一般只会在正式场合出现。
朝珠有着明显的等级划分,所用的材质也大有不同。
这串朝珠上的所有宝石都是由碧玺打造而成,其中,红碧玺节珠有4粒,红碧玺宝塔有1枚,红碧玺念珠有27粒,蓝宝石大坠角有1颗。朝珠尾部系有明黄色绦带,上面挂了一颗硕大的红宝石。
刘春花表示自己祖上都是贫农,和那些有身份的人八竿子打不着,自己也不清楚父亲怎么会有这串朝珠的。专家思索了片刻,突然想到的什么,连忙问道:“你家是不是住在后坟屯?”
刘春花点了点头,疑惑地问道:“专家,你咋知道的呀?”
专家笑着回答道:“那就没错了,1967年的时候,那里有一座古墓曾被破坏,当时我们部门还派人去抢修过,这串朝珠可能就是那时候被人捡走的。”
刘春花有些震惊,没想到父亲还经历过这事儿,以前也没听他说过。专家接着解释道,那座墓的主人是清朝嘉庆皇帝的御前侍卫丹巴多尔济。
御前大臣不同于其他文武百官,他们随时侍奉在皇帝左右。丹巴多尔济祖上是大清王朝的蒙古王爷,与皇帝关系十分密切。丹巴多尔济的父亲和祖父都在宫廷供职,所以他也自幼就入内廷随侍。
嘉庆年间,一个姓陈的御厨企图行刺皇帝,丹巴多尔济以身掩护,在被刺三刀的情况下将刺客成功抓住。嘉庆皇帝因此十分欣赏丹巴多尔济的勇敢,还封他为“御前大臣”。
然而,民间的反清运动始终在继续。嘉庆十八年(1813),又有刺客刺杀皇帝,丹巴多尔济再次护驾,但是这一次却没有那么幸运了……
在丹巴多尔济死后,嘉庆皇帝追封为他 “贝勒”,并予在厚葬于今天的喀左县后坟屯。丹巴多尔济的墓中随葬品多达40余件,而这串蓝碧玺朝珠就是其中之一。
听到这里,刘春花明白了这串朝珠的重要性,在专家的劝说下,她主动将其上交。文物站为感谢刘春花和她父亲对朝珠的保护,遂奖励了200块钱和一个荣誉证书。
0
阅读:30
乌鱼乌贼鱼
88年的两百块还是挺多的了
BIG胖土豆
我还以为贵族后代呢。好吧
不是我呀
她爸真能憋啊,这都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