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外国航空公司停飞中国!目前已有三十多家外航停飞中国航线,背后真正原因令人意

健汉这个好的 2024-10-21 15:40:53

又一家外国航空公司停飞中国!目前已有三十多家外航停飞中国航线,背后真正原因令人意外。 2024年10月9日,北欧航空突然宣布,要停飞哥本哈根到上海的航线。   这可不是个例,英国航空、维珍航空,甚至连航空业的老大哥汉莎航空,都纷纷减少了飞中国的航班。一时间,国际航空圈议论纷纷。 其实,欧美航司的“撤退”并非毫无征兆。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关闭了领空,迫使欧洲的航班不得不绕道飞行。 原来从伦敦飞上海,十几个小时就能到,现在倒好,得绕一大圈,时间直接翻倍。时间就是金钱啊,这多出来的几个小时,意味着更多的燃油消耗、更高的人员成本,航空公司不肉疼才怪! 更要命的是,国际油价就像坐了火箭,一路飙升,这让本来就成本高企的欧洲航司雪上加霜。 这边成本居高不下,那边中国市场的复苏却慢于预期。疫情后,中国出境游的需求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快速反弹,航空公司想靠涨价来弥补损失,又担心吓跑本来就不多的乘客。 内外夹击之下,不少欧洲航司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停飞部分中国航线,将有限的运力投入到更赚钱的欧美航线上。   这一原因也着实令人意外不已。 这边欧洲航司愁云惨淡,那边中国航空公司却迎来了“高光时刻”。 由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相对稳定,中国航司的航班依然可以飞越俄罗斯领空,在航线、时间和成本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更重要的是,中国航司手握大量新飞机订单,疫情期间购买的飞机也陆续到货,这为他们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于是,我们看到,在欧洲航司“退潮”的同时,中国航司却在加速“进场”。 比如,在澳大利亚市场,中国航司抓住机会,开通了多条直飞航线,东航、南航、国泰航空纷纷抢滩登陆,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中国航司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运力过剩的问题。疫情后,中国民航的运力增长速度远超旅客出行需求的增长,如何消化过剩的运力,成为摆在中国航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欧美航线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东航线异军突起,成为国际航空市场的一匹“黑马”。 中国和中东国家之间的航班恢复速度很快,新航线也层出不穷。今年5月,海湾航空开通了飞往上海和广州的航班,其他中东航空公司也纷纷跟进,中国市场对他们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中东航线的火爆,一方面得益于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日益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与中东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航空业的战略密不可分。 当前的国际航空市场正处于一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时期。地缘政治的动荡、全球经济的复苏、航空业自身的竞争格局变化,都在深刻地影响着这个行业的未来走向。 世界那么大,我们都想去看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飞往世界各地的航班会越来越多,机票价格也会越来越亲民,让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去探索这个美丽星球。 (原文刊载于上观新闻2024-10-09”关于“突发!又一家外航停飞中国”)

0 阅读:2
健汉这个好的

健汉这个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