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冬,男子抱着个“袖珍女”到小村庄,村民以为他俩是讨饭的。不料“袖珍女”问村民:“大兄弟,有黄豆卖吗?我出高价!”村民斜眼看她:“就你?收黄豆?别搞笑了!”村民做梦也想不到,这个“袖珍女”后来竟成了妥妥的“千万富婆!” 朱晓红于1970年出生在呼兰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婴儿时期,父母就发现她身体异于常人:四肢短小如儿童玩具,体重也不足1.5公斤,显然是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医生诊断,这孩子多半难以成活。 邻里街坊纷纷劝告朱家人:"这样的孩子留着也是个累赘,不如早早放弃的好。"但朱晓红的爷爷却执意要将她抚养成人。老人说:"不管怎样,只要还有一口气儿,咱就得尽心尽力地养活她!" 在爷爷的悉心照料下,小晓红渐渐长大,虽然身高只有常人的一半,但她的心智却异常早熟。然而,由于身体畸形,无法正常行走,朱晓红只能长年卧床,家人上学、务农都无暇顾及她,所以她总是独自一人,痛苦而孤独。 一天,村子里来了一群野狗,嗅到了无助的朱晓红。它们狰狞地冲进院子,眼看就要扑向床上手无寸铁的女孩。千钧一发之际,爷爷急忙赶来,拿起木棍驱赶野狗,这才没酿成悲剧。事后,老人紧紧地将吓坏了的孙女搂入怀中,安慰她:"没事了,有爷爷在,谁也不能伤害你!"朱晓红感受着爷爷的温暖,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坚强起来,不能永远依赖别人。 尽管常年卧床,朱晓红却并不服输。爷爷坚持教她识字算数,鼓励她多学点本领。渐渐地,她的知识水平已相当于高中毕业。19岁那年,她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决定:去县城做生意,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爷爷虽然心疼孙女,但还是砸锅卖铁地凑了2000块钱作启动资金。面对周围人的质疑,朱晓红却信心满满:"我身体虽然残疾,但脑子没问题。只要借两条腿,就没什么不可能!" 就这样,朱晓红被弟弟背着,坐了10多个小时的火车,历经众人异样的眼光,终于抵达省城哈尔滨。她在商场里租下两个柜台,开始了化妆品生意。每天,她都让弟弟把自己抱到柜台后,精心打扮,以特殊的"袖珍美女"形象吸引顾客驻足。 刚开始,人们大多只是好奇地打量她,并不买她的商品。朱晓红一度非常沮丧,甚至想放弃。但爷爷及时给她打气:"别在意别人的眼光,你要努力证明自己,这么多人围观你,不正是个商机吗?"朱晓红恍然大悟,调整心态,专心经营。她总是微笑着与顾客聊天,替他们试用化妆品,渐渐积累了不少回头客。 随着化妆品生意的蒸蒸日上,朱晓红积累了为数可观的资金。但她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东北特产-大豆。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她发现优质的东北大豆价格被中间商和粮库压得很低,农民们辛苦一年也卖不到好价钱。敏锐的商业嗅觉让朱晓红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1994年冬天,朱晓红做出了一个令家人都惊讶的决定:她决定转行去收购黄豆。家人起初都很担心,毕竟身体残疾的她,一个人下乡收购谈何容易。更何况她在这个行业里是个新手,风险不可估量。 但朱晓红却有一套自己的想法。爷爷临终前留给她一笔钱,她决定全部投入到黄豆生意里。"爷爷,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让咱们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朱晓红在心里暗暗发誓。 于是,朱晓红将化妆品店盘出,带着10万元的资金,踏上了乡村收购黄豆之路。刚到村里那会儿,大雪刚停,地上泥泞不堪,轮椅寸步难行。弟弟只能背着她一家家地走,村民们纷纷侧目,还以为他俩是来讨饭的。 当朱晓红开口说要收购黄豆时,农户们更是将信将疑。"就你这小身板儿,能收多少粮食?""你们该不会是骗子吧?"面对质疑的声音,朱晓红丝毫不气馁,她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自己的诚意,还当场拿出钱来,许诺高于市场的价格,这才打消了一些人的疑虑。 为了让更多人信任自己,朱晓红想出了个办法。她悄悄打听到村里有个老农,家里还囤着不少去年的黄豆。于是她装扮成一个普通的城里人,来到老汉家,以高出市价20%的价格买下了他家的存粮。 然而,收购来的黄豆还得找销路。为此,朱晓红又跑遍了大连、天津等地,寻找买家。一次,她好不容易约到一位老板,谈好了价格,正准备签合同的时候,老板却看清了她的容貌,惊讶地要拿起包走人。 朱晓红急忙拦住他,笑着打趣道:"这位老板,你是选媳妇还是做生意啊?生意人只看利益,管别人长啥样儿呢?"没想到老板被她的幽默和机智打动了,当即拍板签下合同。 2013年,已年过不惑的朱晓红又盯上了蓝莓产业。她决定投资上千万元,在家乡漠河建立一座现代化的蓝莓加工厂,为当地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然而,由于技术难题,工厂投产后不久就陷入困境,眼看就要破产。 朱晓红四处求助,最后终于找到一位食品专家,在他的指导下,工厂研发出了先进的花青素提取新工艺。有了核心技术,蓝莓厂很快渡过难关,起死回生,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事业有成的朱晓红并没有忘记回馈社会。这些年来,她出资创办了残疾人工厂和养老院,累计捐款上千万元,帮助了无数身处困境的人。
1994年冬,男子抱着个“袖珍女”到小村庄,村民以为他俩是讨饭的。不料“袖珍女”
安琪小世界
2024-09-27 20:07:22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