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元宵节,正准备回家的孙家栋,发现今天食堂有红烧肉,于是孙家栋便决定去

闻语坦克 2024-09-26 15:03:14

1950年的元宵节,正准备回家的孙家栋,发现今天食堂有红烧肉,于是孙家栋便决定去食堂吃碗红烧肉再回家,却没想到这碗红烧肉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1926年,孙家栋刚出生在辽宁省。作为家中第六个孩子,一出生便给家里带来了好运。因为在孙家栋的家族中,他们打算在4月9日按人头分口粮,而孙家栋出生在4月日。 虽然家中孩子众多,但孙家栋一家的生活幸福美满。父亲是学校的领导,母亲则在家教育孩子。自孙家栋上学期,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曾多次转学。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孙家栋,孙家栋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踏实,每次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1942年,孙家栋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可学校实行的是奴化教育,这让孙家栋十分不满。 后来战争打响,这让本就对学校不满的孙家栋离开了学校。可孙家栋对自己读书的愿望十分强烈,在自己的再三请求之下,父亲将他送进了锦州大学。之后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孙家栋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就在哈工大读书期间,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孙家栋一生的事情。起初考入哈工大的孙家栋,梦想是成为一名建筑工程师,未来他要为祖国修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大桥。 1950年,本打算回家吃饭的孙家栋听说学校的食堂做了红烧肉,便返回了学校。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吃上红烧肉对孙家栋来说是一件极其稀有的事情。 在食堂等待期间,孙家栋听说学校街道相关通知,要挑选人员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学习,孙家栋一听便来了兴趣,决定报名参加。 那天,连红烧肉都没来得及吃的孙家栋兴致勃勃地跑到报名处提交申请,经过一番筛选和体检之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家栋被成功的挑选了上去。 后来,孙家栋又凭借着自己曾经在锦州大学学过的一些俄语,成功前往苏联学习飞机发动机专业地相关知识。 1958年,学成归来地孙家栋成功成为了国防部导弹设计地一员,两年后成为了总设计师。 原以为这辈子都要和导弹“打交道”的孙家栋,在1967年改变了研究方向。这一年,我国决定研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人造卫星,在钱学森的推荐下,孙家栋又走向了研究人造卫星的道路。 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新中国百废待兴。在人造卫星方面,我国更是什么经验都没有。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孙家栋还是答应了下来。 两个月之后,“东风一号”发射成功,这使孙家栋信心大增,也告诉了苏联就算没有苏联的专家我们也能造出卫星,这实实在在给中国“长了脸”。 有了这次的经验,孙家栋开始不断创新,丝毫不敢停下自己前进的步伐。终于在197年4月24日,宇宙中响起来“东方红”,奏响了中国在航天事业的序章。随着“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我国成功的向世界宣布,中国也有了独立发射卫星的实力! (信息来源:2020年02期 新青年 《孙家栋:这个名字,共和国不会忘记》)

0 阅读:130
闻语坦克

闻语坦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