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桂军189师长凌压西俘虏了两名日军。看着日军身材矮小,师长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不仅可以让日军伤亡惨重的办法,还能让日军的坦克不能前进的好办法。 凌压西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农民人家,家里经济情况十分不容乐观,一家十口的收入全都仅靠着家里的八亩薄田。 在1904年时,因为家里过于贫穷而交不起学费,凌压西只能辍学在家放牛。1910年,已经19岁的凌压西读了两年高小,之后再次肄业,但凌压西心里还是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就算是自学也没放弃对学习的追求。 等到凌压西26岁的时候,凌压西终于考入了一所军事学校接受军事教育,之后还成为了司务长。有了军衔的凌压西能更好的在战争中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指挥了一场又一场战役。 1929年,发生了“粤桂之战”,也正是在这一战中,凌压西失去了左臂。此时凌压西被提拔为督战队队长,带领着军队英勇地抵抗叛军。可长时间的战斗使凌压西军备不足,后方空虚。此时蒋介石正好抓住这个时机,向凌压西发动了偷袭。 两军交战,战火纷飞。在战斗中,凌压西身先士卒地冲在前面英勇杀敌。可再英勇的人也不能以自己都血肉匹敌子弹的威力,最终凌压西的右臂被敌方击中,直接断裂。 之后手臂断裂的凌压西决定进入了南宁军校深造,也是这一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凌压西便提前完成了学业,加入了抗日的队伍。 时间来到1938年,黄广会战失利,武穴被敌人攻破。此时凌压西所率领的桂军在前往鄂北撤退的途中,收到第五战区长官的命令,不允许再往后撤退了。 没有办法的凌压西只能固守湖北,建筑防御工事。正巧此时凌压西抓到了两名日本士兵,他看着这两个士兵矮小的身材,瞬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先是叫军需部部长去采购了一批小板凳,紧接着来到了挖战壕的现场。一开始大家十分不解,他们还开玩笑的问凌压西,拿着板凳上战场是为了在累的时候休息么? 面对战士的疑惑,他没有说话,反而是让挖战壕的同志们将战壕挖的更深了一点。挖完之后,凌压西这才不紧不慢地跟大家解释起其中的缘由。 原来他看见日本军人身材身份矮小,便想着如果我军将战壕挖的更深,我军打仗时可以站在板凳上,而等到敌人来时,他们由于身材矮小,便怎么也看不到外面,这岂不是对我军十分有利。 等到第二天打仗的时候,敌方果然中计。只见日军在战壕内跳来跳去也看不到外面,我方士兵迅速上前将敌军包围,随着机枪的扫射,无数敌军就被我方这么轻而易举的消灭了。 随后,战士们还给这种战术取名为“板凳战术”,还将这一战术运用到了更多次的战争中。 正是由于凌压西的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面对困难时积极思考应对之法,才为我们赢下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信息来源:广西老干部工作网 容县抗日爱国名将 凌压西)
1938年,桂军189师长凌压西俘虏了两名日军。看着日军身材矮小,师长灵机一动,
闻语坦克
2024-09-25 18:47:41
1
阅读:853
实事求是
更多次的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