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图是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所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这幅画描绘了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的壮观景象,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各具特色,展现了宋徽宗非凡的艺术功力和对玉宇澄清、华贵圣洁气氛的追求。瑞鹤图的创作背景与宋徽宗的个人政治生涯紧密相连,成为帝国祥瑞的象征,也标志着宋徽宗的威望达到了个人政治生涯的顶峰。
公元1112年,即北宋政和二年正月十六,宋徽宗登上宣德门,观看节日景象时,突然天空出现祥云和一群白鹤飞翔,甚至有两只降落在端门的鸱尾上,这一奇景令宋徽宗兴奋不已。回宫后,他命人拿来上好的细绢和笔墨颜料,将这一景观以半写生的方式画了出来,从而创作出《瑞鹤图》。这幅画不仅成为帝国祥瑞的象征,而且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了宋徽宗试图通过艺术来“包装”自己和王朝的努力,试图以此来实现国泰民安。
宋徽宗通过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山水、人物、花鸟等,赋予了鲜明的政治隐喻功能,共同构建了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和王朝形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具有多面的正面意义,如爱情忠贞、品行高洁、长寿等。因此,鹤的形象非常符合宋徽宗的自我定位,他在《瑞鹤图》中通过描绘群鹤飞翔的景象,不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隐喻了自己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期待。
然而,尽管《瑞鹤图》等作品在当时及后世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宋徽宗的政治生涯却并未因此而改变北宋日渐衰败的命运。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北上,北宋灭亡,《瑞鹤图》也不知所踪,直到清乾隆年间才再次出现并被纳入皇家收藏。抗战胜利前夕,末代皇帝溥仪将其偷运出宫,最终辗转落入私人收藏。《瑞鹤图》的历史轨迹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变迁和文化艺术的传承。





咕咚咕咚
请一幅高清图🙏🙏
Leo.T
求原图分享
星辰
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