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可能撑不过今年!#国际情报员#尽管欧美都在全力支持乌克兰作战,但它们自己

兵器的宇宙 2024-01-27 14:49:13

乌克兰可能撑不过今年!#国际情报员#

尽管欧美都在全力支持乌克兰作战,但它们自己都是去工业化严重的国家,并不能保证武器装备甚至弹药的充分供应,比如欧盟计划在2023年提供100万发155毫米炮弹给乌克兰,实际交付的只有30万发。

欧美国家过去两年援助乌克兰的物资主要都是库存,而俄罗斯的武器生产能力却在逐步提高,在欧美武器库存见底的情况下,乌克兰恐怕撑不过今年。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俄乌战场上挑大梁的装备是火炮和坦克,欧美和德国援助乌克兰的坦克包括挑战者、M1A2、豹2和T-72,前三款是欧美主流的现代化坦克,最后一款主要是东欧国家保留的苏联货,数量高达几百辆之多,但也基本见底了!很难继续提供;

挑战者、M1A2、豹2的数量也很多,但欧美国家不愿意从自己的军队手中“抢走”装备,原因有很多但并不复杂,就是舍不得,上述三款坦克的价格都是近千万美元的。

美国承诺的31辆M1A2至今未兑付,挑战者和豹2也只有两位数规模,这是不可能影响战局走向的。而指望欧美国家大量援助自己最先进的坦克也基本不可能,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它们也害怕自己的坦克被俄军击毁,或者表现不佳,进而导致品牌名誉扫地,影响装备出口。

一言以蔽之,乌克兰有可能陷入装备严重不足的境地。而俄罗斯方面恰恰相反,它有能力自己生产坦克和其他装备,而且这种能力正在增长。

俄罗斯自己的说法是它一年翻新、生产了1500辆坦克,有能力将自己的坦克总量维持在三千辆的水平。一旦俄乌两军的坦克对比出现严重倾斜,想要稳住目前的战线就难了,面对俄军坦克与空军部队的协同进攻,乌方将毫无招架之力,说它撑不过今年一点也不夸张。

战争初期,由于俄军小看了对手且准备不足,推进到基辅的俄军被迫撤退,它的坦克部队在这个过程中损失惨重,很多坦克被遗弃在大溃败的路上!

《福布斯》新闻统计数据显示,在两年的战斗中俄军损失了2916辆坦克,这几乎是它战前装备数量的90%了,乌军缴获了其中的544辆,有205辆是被俄军遗弃的,而被击毁的数量高达1375辆,其余为战损。

按照这个数据推算,有将近4000名坦克兵在鬼门关走了一趟,那些被击毁了座驾的坦克兵们很难全身而退,就算坦克能及时补充,坦克兵也要不够用了。

不过这不算太紧迫的问题,我之前就说过,如今坦克的作用并不是在坦克大战中摧毁对手坦克,而是协助其他多兵种部队快速推进战线、清除防御堡垒和残兵,还要负责隔断对手不同作战单位之间的联系,这其实对坦克兵的素质要求不高!对装备信息化水平的要求更高了。

而且,俄军目前最麻烦的问题是装备和人员的数量不足,无法开辟第二战线,绕开乌军主力快速解决战斗。

过去一年多,俄军基本就是在保护公投加入的四个州土地,这大大限制了俄军的灵活性,双方在乌东战线来回拉锯,这里有一千多公里长,有70多万俄军浴血奋战,面对乌军用10年建立的防御体系,它们的进攻收效甚微!比如今年的阿夫迪耶夫卡和去年的巴赫穆特,争夺这样的小城都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和几千人的生命代价。

英国《泰晤士报》曾在去年初报道:北约情报显示,在顿巴斯前线的俄军伤亡惨重,每前进100米,就会伤亡2000人,装备损失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事实证明,顿巴斯是乌军的理想战场,也是俄军的地狱。俄军不想绕开顿巴斯吗?它当然想了,就是做不到而已!装备和人员的严重损失,让它没有能力从其他方向发动进攻了。

为了快速补充兵员,俄罗斯先是动员了30万预备役,又开放移民条件,只要去乌克兰服役一年就能拿到绿卡,且待遇与自己士兵一致,这样做的效果立竿见影,按照普京的说法,每天都有1500人签合同参军。

而为了补充装备,俄罗斯的几个坦克工厂都进入三班倒模式,连封存的T-55和T-62都被翻新加入战斗了,工厂还在生产较新的T-72B3M、T-80和T-90系列坦克。

只要2024年再有1500辆坦克交付,俄军就有能力绕开顿巴斯,从其他方向发动进攻,而埋头挖工事的乌军是无力招架的!再来一次基辅战役,就有很大概率终结战争。

0 阅读:182
兵器的宇宙

兵器的宇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