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日本发出严厉警告!据塔斯社11月27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

小古说事 2025-11-29 02:01:06

俄罗斯对日本发出严厉警告!据塔斯社11月27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保留对日本可能在与那国岛部署中程导弹作出强硬回应的权利。   110公里是什么概念?这个距离正是与那国岛到台湾的直线距离,最近这个弹丸小岛彻底火了,原因很简单,日本计划在这里部署中程导弹。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11月27日直接发出警告,明确表示俄罗斯保留作出强硬回应的权利。   她直言,日本这是在华盛顿的指使下,把与那国岛打造成兼具防御和进攻能力的军事桥头堡。这番表态可不是空穴来风,咱们翻看媒体报道就知道,中国外交部也接连发声,明确划出“三个决不允许”的底线。   一个小岛,为啥能引发两大国同时警惕?这背后的导弹到底有多强,野心有多大?周边国家会怎么应对?美日同盟是不是又升级了?   咱们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日本要部署的中程导弹,到底够不够“有威胁”?从日本防卫省公布的公开资料来看目前计划部署的是03式中程导弹,这款导弹的射程在50到100公里,精度能控制在几十米内。   看似不算特别突出,但你得看部署的位置,与那国岛位于琉球群岛最西端,往北能覆盖琉球群岛大部分区域,往南直面台湾海峡,往西距离中国大陆沿海也不远。   这么近的距离,再加上导弹的快速反应能力,一旦部署,就相当于在东北亚的“咽喉”位置架起了一门火炮。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并不满足于现有导弹,据参考消息援引日本共同社报道,他们正在研发的HVGP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能达到500到600公里,一旦装备上,东北亚多个国家的重要城市和军事基地都将处于其打击范围。   这就不是简单的“防御部署”了,而是实实在在的进攻性施压,之前东北亚的军事平衡,是基于各国的地理距离和武器射程慢慢形成的,日本这么一搞,相当于直接打破了这种平衡。   周边国家肯定要调整防御策略,要么增加军事部署,要么研发更远射程的武器,连锁反应下来,地区安全局势只会越来越紧张,这也是俄罗斯和中国率先发声反对的核心原因。   除了俄罗斯,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咱们外交部的表态已经很明确,决不允许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在中国周边部署进攻性武器。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近期解放军在台海和东海的常态化巡航频次明显增加,海军舰艇和空军战机的战备水平也在提升。   同时在经济层面,中国也在调整对日本的部分贸易政策,通过经济手段施压,让日本明白部署导弹的代价。   日本军事力量的扩张,对韩国来说也是潜在威胁,东南亚国家比如菲律宾、越南等,虽然距离稍远,但也通过东盟平台表达了对地区局势紧张的担忧。   他们担心美日在东北亚的军事动作会引发连锁反应,破坏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就是琉球群岛的居民和日本国内的反对派,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与那国岛当地居民已经多次举行抗议活动。   他们担心小岛会成为“战争靶心”,一旦发生冲突,首先遭殃的就是自己,日本国内的和平派议员也公开批评,政府的做法违背了和平宪法,是在把日本推向危险边缘。   这些反对声音,其实也反映出日本部署导弹的举动,根本不得人心。   再往深了说,这件事的背后估计也离不开美国的影子,这是不是美日同盟进一步升级的信号?   美国不仅默许日本部署中程导弹,还在向日本出售先进的雷达系统和导弹零部件,帮助日本提升导弹的精准度和打击能力。   日本今年还修改了武器出口三原则,开始向美国出口军事装备,之前是美国单方面给日本提供军事支持,现在变成了双向流动。   这种互动模式,说明美日同盟已经从“美国保护日本”,变成了“美日联合威慑地区国家”,美国的算盘很明显,就是想利用日本在东北亚的地理位置,打造一道“军事屏障”,遏制地区大国的发展。   而日本则借着美国的支持,一步步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实现军事正常化,双方各取所需,但代价却是整个地区的和平稳定。   这种“前台日本动手、后台美国撑腰”的模式,比单纯的军事部署更危险,因为它会让地区冲突的风险大大增加。   说白了,日本在与那国岛部署中程导弹,表面上是提升自身防御能力,本质上是在美日同盟的框架下,参与地区军事博弈。   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日本和平宪法的精神,也打破了东北亚长期以来形成的安全平衡。   导弹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无视周边国家安全关切、一味追求军事扩张的冒险行为。   历史已经证明,任何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改变地区格局的做法,最终都会自食恶果。   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需要的是对话协商,而不是军事对抗,需要的是相互尊重,而不是单方面施压。   大家觉得日本这次部署导弹的计划会真的落地吗?周边国家的应对中,哪个最能让日本有所收敛?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咱们一起交流讨论。   (本文信息来源:俄媒:扎哈罗娃对日本发出严厉警告—参考消息)

0 阅读:1
小古说事

小古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