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剑拔弩张,一名日本自卫队高官叫嚣:如果真的和中国打起来,日本民众不必要惊

物规硬核 2025-11-28 19:19:28

中日关系剑拔弩张,一名日本自卫队高官叫嚣:如果真的和中国打起来,日本民众不必要惊慌,因为在日本本土上遇到解放军的概率为零。   单从军事部署看,这话不是完全没根据,日本作为岛国,确实占着地利,海上自卫队实力不俗,48艘驱逐舰、20艘潜艇,配上密密麻麻的"宙斯盾"系统,这套组合拳在亚太地区确实排得上号。   但要说到"零概率",就有点自欺欺人了,别忘了咱们的火箭军,东风快递可不是摆设,射程覆盖整个日本列岛,精度能达到米级。   再说空军,光是2022年,穿越宫古海峡的中国军机就超过200架次,这种常态化巡航,早就打破了所谓的地理隔绝。   听到这种"绝对安全"的论调,不禁让人想起历史,1942年中途岛战役前,日本军部也是这般自信满满,这种"绝对国防圈"的思维,如今换了个马甲又出现了。   说到底,这种言论暴露了日本战略界的矛盾心理:既想展现防卫决心,又被"专守防卫"的原则捆住手脚,日本社会在安全议题上严重分裂,右翼整天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左翼则死守"非核三原则",高官说狠话,多半是说给国内不同阵营和盟国听的。   其实,中日之间最靠谱的"保险丝"是经济,中国连续15年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超过3570亿美元,丰田、索尼这些日企,两成以上的营收都靠中国市场。   特别是在半导体、新能源这些关键行业,中日早就你中有我,日本出口的半导体材料,四成都是卖给中国,真要动起手来,日本经济怕是比军事上伤得更重,这么看,"零概率"更像是在打政治嘴炮,经不起推敲。   日美安保条约确实是张护身符,但美国人真会为了日本拼尽全力吗?兰德智库去年做的兵棋推演显示,美军介入台海冲突的结果充满变数,所以这个"零概率"的保证,恐怕更多是说给华盛顿听的表忠心。   东亚的格局正在大洗牌,日本悄悄突破军费上限,中国持续推进军队现代化,这种动态平衡下,还抱着"地理隔绝"的老观念就太天真了,就像新加坡学者马凯硕说的:"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国能靠地理优势独善其身,"   说白了,这位高官玩的是"认知战",用绝对化的说法给民众吃定心丸,但在真实世界里,这种非黑即白的判断往往最靠不住。   日本战略界显然还没适应新的力量对比,从甲午战争后的心理优越,到如今面对中国的全面崛起,他们的心态很复杂,"零概率"这种话,更像是给自己壮胆。   现在的冲突早就不限于真刀真枪了,网络战、经济制裁、供应链武器化,哪个不能让你伤筋动骨?当两个国家的企业在一个产业链上讨生活,所谓"本土安全"已经是个伪命题。   中日要想破局,得学学法德的智慧,二战后这两个世仇通过煤钢共同体化解矛盾,现在中日完全可以在气候变化、新能源这些新领域打造"共同生存空间",事实上,日本参与RCEP等合作框架已经迈出了步子。   最后得明白,日本的安全政策始终带着"双重人格":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这种分裂短期内改不了,但长远看,构建自主的架构才符合日本的根本利益。   说到底,在当今世界追求"绝对安全"就像追彩虹,看着很美,永远追不到,成熟的国家应该教会民众在不确定性中保持冷静,而不是用"零概率"这样的童话来麻痹大家。   历史一次次证明,最危险的往往不是威胁本身,而是我们对威胁的误判。

0 阅读:8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