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头脑了!河北一孩子发烧到40度,吃药不管用,不料,爸爸竟然故意惹孩子生气,然后假装和儿子对打,孩子打不赢,委屈得不行,被打得崩溃大哭!没想到看到孩子哭了,爸爸却笑了,妈妈也不帮忙,妈妈透露:这是医生推荐的方法,出汗就退烧了 ,一家一个方式! 这孩子平时跟个小铁蛋似的,身板结实得很,一年到头很少感冒发烧,家里人都没怎么为他的健康操过心。可谁能想到,前阵子突然就发起了高烧,而且来得又急又猛,一点预兆都没有。一开始体温还只是38度多,爸妈赶紧按照常规操作,喂了退烧药,又用温水给孩子擦身、贴退热贴,守在旁边寸步不离地盯着体温表。 可这次的高烧格外顽固,药吃下去之后,体温不仅没降,反而蹭蹭往上窜,没过多久就飙到了40度,孩子小脸烧得通红,蔫蔫的没一点精神,时不时还皱着眉头掉眼泪,看着就让人心疼。 两口子这下彻底慌了神,40度的高烧对小孩子来说可不是小事,生怕烧久了影响身体,赶紧裹上孩子就往医院跑。 医生仔细检查后,也面露难色,说这次的高烧比较特殊,药物起效不够明显,体温中枢没能完全被抑制,想快速降温,还是得靠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办法,让孩子出汗。接着,医生给出了一个让他们没想到的建议:可以试试让孩子大哭一场,而且得是全身使劲的那种大哭,因为对小宝宝来说,大哭相当于一次高强度的运动,能快速带动身体散热,比单纯的物理擦拭效果更直接。 一开始夫妻俩还有点犹豫,孩子本来就难受得不行,哪舍得故意去折腾他。回家后,妈妈还在不停翻找各种物理降温的攻略,试了好几套温和的方法,可孩子的体温始终在40度左右徘徊,一点下降的迹象都没有。 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爸爸实在没辙了,心一横,决定当这个“恶人”,按照医生说的办法试试。 于是就有了让人意外的一幕:爸爸拿起孩子平时视若珍宝的玩具,故意在孩子面前晃悠,还装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假装要拿着玩具“打”他,甚至主动凑上去跟孩子假装对打。孩子本来就浑身不舒服、没什么力气,看着爸爸这突如其来的“挑衅”,委屈劲儿一下子就顶到了脑门。 一开始他还憋着气想硬扛,鼓着腮帮子不肯哭,可没撑两秒钟,实在扛不住这份委屈,小嘴一瘪,“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哭得特别伤心。毕竟孩子年纪小,打不过爸爸,越打越觉得委屈,哭声也越来越大,到最后直接崩溃大哭,整个屋子都能听见他的哭声。 让人没想到的是,看着孩子哭得这么伤心,爸爸非但没哄,反而笑了起来。这笑容里没有丝毫恶意,全是盼着孩子能快点出汗退烧的欣慰和着急。旁边的妈妈也没有上前帮忙,只是默默站在一旁看着,心里虽然揪得慌,但也知道这是医生推荐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坚持。 后来妈妈也跟大家透露,之所以不插手,就是因为医生说过,只有让孩子充分出汗,才能快速退烧,他们也是没办法才这么做的。 没一会儿功夫,孩子的眼泪鼻涕就哗哗往下流,额头上、后背上也冒出了细细的汗珠,汗水混着眼泪顺着下巴往下滴。又哭了几分钟,孩子哭累了,情绪慢慢平复了下来。 爸爸赶紧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明显感觉那种滚烫的灼烧感退下去了不少,赶紧拿出体温计一量,体温真的降了下来,从40度降到了38度左右,夫妻俩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了地。 其实这家人的做法看着“奇葩”,却藏着满满的智慧。 爸爸故意惹孩子生气、假装对打,看似是“欺负”孩子,实则是急中生智的无奈之举;妈妈在旁边不插手,默默守护,还不忘事后跟大家解释清楚,避免误会。所谓“一家一个方式”,大概就是这样,爸爸当“执行者”,妈妈当“守护者”,分工不同,目的却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快点好起来。 不过妈妈也特意提醒大家,这招是被逼到没办法才用的,不是万能的,更不能盲目模仿。每个孩子的体质和性格都不一样,有的孩子怕痒,轻轻挠几下笑一场就能出汗;有的孩子精力旺盛,跑两圈也能达到效果,哭只是最后的选择。 而且顺序绝对不能乱,必须先给孩子吃药观察,确认高烧不退,并且补充足够水分后,才能尝试这种需要强体力输出的降温方式,不然汗出多了导致脱水,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麻烦。 带娃本来就是件摸着石头过河的事,尤其是孩子生病的时候,家长更是焦头烂额,恨不得替孩子承受所有痛苦。 这家人的“对打退烧法”,虽然看着闹腾,却实打实解决了问题,更让人感动的是背后那份深沉的父爱母爱。在孩子40度高烧不退的紧急时刻,他们没有慌乱失措,而是听从医生建议,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孩子的健康,这份冷静和智慧,确实配得上“太有头脑了”这几个字。 说到底,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为人父母,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在孩子的健康面前,再“奇葩”的办法,只要能起到作用,家长们都会愿意去尝试。不过也希望各位家长,遇到孩子高烧的情况,首先还是要及时就医,遵医嘱采取科学的降温措施,确保孩子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信息来源:荔枝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