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文:“当前中美战况主线,其实是:美国捅中国外贸,中国捅美国股市。中国经济靠生产,美国经济靠金融。两国都在打对方要害。中国是二战后,唯一一个,敢这样直接打美国要害的国家。” 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当前中美这对局,确实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专挑对方最疼的地方下手。 美国这边,经济早就被股市绑得死死的,老百姓的财富里,三成多都直接或间接绑在股市上,尤其是那些401k退休账户,说白了就是把养老钱全押在了股票里,股市跌10%,相当于绝大多数美国人的退休金凭空少了小半年收入。 企业更不用说,美国的科技巨头、传统制造业公司,缺钱了先想到的不是找银行贷款,而是去股市增发股票圈钱,苹果、微软这些巨头的市值一旦跌出万亿俱乐部,连带着整个行业的融资成本都得涨。 之前美联储稍微加息,纳斯达克指数就跌了快两成,白宫立马急着出来喊话稳市场,这要是真崩了,老百姓闹翻天,企业融不到钱,美国经济就得歇菜,所以股市就是美国的命门。 美国也知道自己的软肋,就想着先下手为强,专攻中国外贸这个“钱袋子”。先是搞关税战,给中国机电产品、纺织品加税,以为能把中国出口压垮,结果中国外贸没垮,反而把产能转向了东南亚、拉美这些新兴市场,去年对东盟的出口还涨了12%。 后来又搞技术封锁,芯片禁令卡着华为这类企业的脖子,想断了中国高端制造的路,可没成想中国直接咬牙搞起了国产替代,中芯国际的芯片产能一年涨了三成多,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至少能保住基本盘。 可美国折腾来折腾去,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中国外贸的盘子没缩水,反而因为制造业升级,高端产品出口占比从以前的20%涨到了现在的35%。 这边美国没占到便宜,中国反手就往美国股市的命门上戳。中国的底气全在实打实的制造业里,全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常年维持在26%以上,小到螺丝钉、大到新能源汽车,能自己造的绝不求人,这就有了跟美国掰手腕的资本。 就说新能源领域,中国新能源车全球市场占比超过60%,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以前的30%跌到了现在的15%,股价跟着波动了大半年,马斯克急着降价救市都没用。 美国的太阳能企业更惨,中国光伏组件又好又便宜,直接把美国本土企业挤得活不下去,第一太阳能公司的股价去年跌了22%,还得靠政府补贴才撑着。 更绝的是中国掐住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粮草”——稀土。造芯片、导弹、新能源汽车电机都离不开稀土,中国掌控着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稍微收紧点出口配额,美国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就蹭蹭涨。 洛克希德·马丁造F-35战斗机,稀土供应链一紧张,交付延迟不说,季度利润跌了18%,股价当天就跌了4个点。 还有中国手里持有的美债,虽然没大规模抛售,但每次减持一点,都能引发美股恐慌性抛售,毕竟大家都知道,要是中国真撤资,美债收益率就得涨,股市的资金就得被抽走,这简直是捏住了美股的七寸。 放眼二战后,还真没哪个国家敢这么直接打美国的要害。日本当年经济再牛,广场协议一签,只能乖乖升值日元,不敢碰美国金融的一根手指头。欧盟倒是想抗衡,可自己的金融市场跟美元绑在一起,美股打喷嚏,欧元区股市就得感冒,根本硬气不起来。 只有中国不一样,靠着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能顶住外贸压力,不用看美国脸色吃饭,自然有底气对着美股下手。 现在这局面就很有意思,美国想靠关税、封锁砸中国的生产盘子,中国就用制造业优势戳美国的金融泡沫。 美国股市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白宫就得紧张,毕竟54万亿美元的市值一塌,整个国家的信心就没了。而中国的制造业就像块硬骨头,越啃越结实,出口、生产两头稳,根本不怕美国折腾。 这就是生产大国对金融大国的底气,也是中国能成为首个敢直接打美国要害的国家的根本原因,毕竟手里有实打实的产能,腰杆才能硬得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