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全面撤离!莫迪慌了,外媒:更可怕的才刚刚开始。   曾几何时,印度市场还

菲菲的信笺 2025-11-26 19:24:03

中国手机全面撤离!莫迪慌了,外媒:更可怕的才刚刚开始。   曾几何时,印度市场还是中国手机品牌眼中的香饽饽,各大厂商挤破头都想在这片土地上分一杯羹。可如今再看,风向早已变了味,曾经的淘金热变成了撤离潮,不少品牌都在悄悄转移阵地。   就拿小米来说,作为曾经在印度市场风生水起的中国品牌,如今日子可不好过。从2021年12月开始,小米印度公司就被所得税部门、税务情报局及执法局等多个机构盯上,陷入了持续三年的监管纠纷僵局。   截至2025年9月30日,数十亿元资金仍被冻结,这对企业运营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反映在市场表现上,印度成了小米第三季度唯一下滑的主要国际市场,减产也成了无奈之举。   vivo的情况也类似,不仅将新款手机的首发地从印度转移到了印尼,印度工厂的产能利用率更是降到了50%以下,只能靠印尼市场的增长来弥补营收缺口。   OPPO虽然没有闹出太大动静,但也在默默收缩印度团队,把更多资源投向了东南亚以分散风险,谁也不知道印度什么时候犯老毛病给OPPO来一刀。   而看到中国手机品牌纷纷撤离,莫迪政府急了,赶紧拿出降税的办法来挽留。   2024年2月,印度财政部就宣布将机械和模切零件等手机零部件的基本关税降至10%;到了9月,又计划把手机、印刷电路板和充电器的基础关税从20%降至15%,还对关键矿产实施关税豁免。可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智库全球贸易研究所(GTRI)就直言,这些关税变化不会对提高印度制造手机的出口竞争力产生影响,因为像苹果这样的公司早已通过各种政府计划以零关税进口零部件,而且还得留意关税减免的好处是否能真正传递到国内消费者手中。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降税只是表面功夫,真正让外资望而却步的是印度那让人捉摸不透的“潜规则”。就像小米遭遇的监管审查,不仅时间长,结果还不确定,谁也不想把真金白银投到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里。   反观东南亚国家,比如越南河内,关税只有5%,投资环境也稳定得多,自然成了中国手机品牌的新选择。印度糟糕的投资环境,让各国投资者都投鼠忌器。   外媒看得很明白,中国手机品牌的撤离只是一个开始,如果印度不彻底反思,摒弃那种什么都想要收归己有的行事风格,制造业陷入的困境只会越来越严重。   毕竟,想要吸引外资,光靠喊口号、搞表面文章可不行,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和稳定的环境,不然谁还愿意来这里冒险呢?

0 阅读:27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