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没事,日本没事,世界没事”。郑丽文啊,你是高智商的人,反过来不是“台湾有事

木槿论事 2025-11-26 17:21:57

“台湾没事,日本没事,世界没事”。郑丽文啊,你是高智商的人,反过来不是“台湾有事,日本有事,世界有事”了吗?这就奇怪了,台湾有事,关日本什么事?这番话,不等于是在替高市早苗站台吗?   要我说,“只有统一,台湾没事;没有统一,台湾有事;而台湾不管有没有事,都不关日本的事”。我作为中国大陆的一个平民百姓,只有用这句话回应你。另外告诉你:不谈统一的,没资格谈和平。不支持国家统一的,没资格做中国台湾人。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要我说,郑丽文这套说辞的对话方向真是再次把事儿拉高了,那句“台湾没事,日本没事,大家都没事”,乍一听像是在祝大家平平安安,越想却越不对劲。   你把它反过来读一遍——“台湾有事,日本有事,世界都有事”——是不是突然就跟高市早苗那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连上了线?   而这十三个字看似温柔,其实把日本、台湾、世界全捆在一条绳上,换了个语气,但逻辑底座和高市那套没差多少。   问题就卡在这里:台湾到底凭什么成了牵动日本、牵动世界的“风向标”?台湾有事,日本为什么一定有事?这逻辑若不拆开看,听着是顺,但想深一点,味道就变了。   先说这句口号带出的最大陷阱——它默认台湾不是两岸之间的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节点”。   只要台湾乱,日本跟着乱,世界也得跟着乱,听上去有点像给台湾上价值,实际上却是在把台湾推向“国际托管式”的叙事里。   这样一来,两岸那条原本最关键的线就被从逻辑里摘掉了,台海安全突然成了“国际团队作业”,而不是中国内部事务,这步棋表面柔软,实质是帮别人把门打开。   深入一点看,就能发现这种叙事为什么会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因为它的结构跟美国、日本这些外部力量长期推销的“台湾=全球安全板块”的话术一样:半导体重要、航运通道关键、台湾是“民主前线”……   最后拼成一句:台湾如果乱了,全世界都要倒霉,所以大家必须介入。   这句话乍一听合理,但最大的问题是——当你默认台湾是“世界的事”,你就再也没法把它当成“中国的事”。   一句“台湾没事,日本没事,世界没事”,本质就是让外部势力自动占个位,说“你们都得参与台湾问题,因为你们也会受影响”,这不是在挡高市的枪,而是在替外人修补逻辑链。   要知道,日本最希望的是什么?就是让“日本涉台”变得天然、变得顺理成章。   而高市是明着喊:“台湾有事,日本有事”;郑这句听着像反驳,却是另一种版本的默许,因为无论“有事”还是“没事”,日本都被写进了台湾命运的方程式。   如果真要让台湾“没事”,真正的问题不是“日本会不会有事”,也不是“世界会不会有事”,而是台湾和大陆之间的关系怎么走。   台海的根逻辑从来不是外部国家说了算,而是两岸怎么定自己的未来。   大陆民众的思路简单直接:台湾有没有事,关键只在“统一不统一”,统一了,自然没事;不统一,岛内再怎么喊和平,也都是暂时的。   这听上去直白,却确实点到了结构性的根。   反观郑丽文那句口号,全程不提统一、不提“一个中国”、不提政治基础,只在“台湾—日本—世界”这条轴线上打转。   她的语气越温柔,越模糊台湾的主权属性,越让外部力量觉得自己有资格“共同关注”。   这种叙事久了,台湾问题就会越来越像国际议题,而不是两岸之间能自己解决的事。   更关键的是,当你告诉世界“台湾一乱全球遭殃”,你以为是让别人重视台湾,别人听到的却是:这地方风险大,我们必须介入。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喊“国际化”的政治人物,看似在保护台湾,实则更容易把台湾推向火烤架。   说到底,真正危险的不是一句“台湾有事、日本有事”,也不是一句“台湾没事、日本没事”,而是这些句式背后的框架——它把台湾的命运和外部国家绑得太紧,却把两岸的主轴刻意放到了角落里。   只要台湾问题被写成“全球课题”,外部力量的存在就永远合法化,台海的主导权也将越来越难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普通人真正想要的无非就是平稳生活,不想被大国拉扯、不想听政客吓唬,也不想被谁当棋子。   和平不是靠口号堆的,是靠把问题从外部拉回内部,把主语讲清楚、把位置摆清楚。   说白了,如果真心希望“大家都没事”,就别把日本和“世界”随手塞进台湾的未来里,台湾有事也罢、没事也罢,第一顺位永远应该是——这是中国的事,而不是谁都能来认领的公共议题。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0 阅读:0
木槿论事

木槿论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