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败了,未来一百年将再无可能,如果赢了,未来一百年,甚至更长,我们的发展将不会再有国家敢打压我们,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指日可待。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首先咱得清楚,美西方等境外势力要让我们“输”的,不是某场局部冲突的胜负,是掐断我们的发展命脉。 前段时间美国商务部刚出台新禁令,全面限制对华出口用于制造7纳米以下芯片的设备,甚至想逼着荷兰ASML、日本东京电子一起断供。 他们的算盘很清楚,只要卡住芯片这个“工业粮食”,我们的手机、汽车、人工智能产业就全得“饿肚子”。 之前我国高端芯片自给率还不足15%,这就是他们敢叫嚣的底气,可他们忘了,中国从来不是吓大的。 就在今年,中芯国际宣布成功量产7纳米芯片,虽然用的是DUV多重曝光技术,但这意味着我们绕开了EUV光刻机的限制。 更关键的是,这背后是全国1300多家配套企业的协同攻关,从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到长江存储的内存,一条自主产业链正在成型。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只能自己干出来”,这话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今年前10个月,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2.4%,光芯片领域就投了超过800亿。 这还只是科技战场,经济战场上的较量同样激烈,美国当初联合欧洲搞“芯片法案”“通胀削减法案”,就是想把中国排除在全球产业链之外。 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14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光今年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贸易壁垒就有11起。 结果11月20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35%,在欧洲市场的份额从去年的12%涨到了18%。 比亚迪更是在10月份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之所以能赢,因为我们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从电池原材料到整车制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土化率超过95%,这是任何国家都没法比的优势。 国防安全这块“压舱石”,更是我们的底气所在,有人认为“稳住经济就行,没必要搞那么多国防建设”,这纯属是没看清局势。 国防部发布的《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明确指出,“只有以强大的国防为后盾,经济发展才能有安全的环境”。 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的试射就很说明问题,11月19日央视公开的训练画面显示,这款导弹能精准打击移动航母,射程覆盖第二岛链,这就是对那些想在台海、南海搞事的势力最硬的警告。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国防建设从来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自卫。 之前辽宁舰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开展训练,全程保持开放透明,这和美国航母在南海的挑衅形成鲜明对比。 对此国际社会也都看在眼里,11月20日东盟峰会发表联合声明,明确表示“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这就是人心向背。 更别说老百姓能感受到的变化,这才是我们能赢的根本。 今年前三季度,我们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2%,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快1.3个百分点。 贵州毕节的山区里,新修的高速公路通到了家门口;云南怒江的孩子们,坐在有暖气的教室里上课;广东深圳的创业者,靠着政府的扶持政策,把小公司做成了行业龙头…… 这些变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全国人民一起干出来的,毕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力量。 当年抗日战争我们能赢,靠的是军民同心;今天这场发展仗,靠的还是全国上下一条心。 不过我们也得清醒,这仗不好打,对手的技术积累比我们久,国际规则的话语权还在他们手里,但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压力下实现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饿着肚子搞出了两弹一星;九十年代,我们顶住制裁加入了WTO;现在我们同样能在芯片、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实现突破。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完成第50次万米深潜,“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月球采样封装试验,这些成就都在证明,中国只要认准目标,无论上天还是下海,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最后我想说,这一仗的胜负,关乎每个中国人的未来。 赢了,我们的孩子就能在更公平的国际环境里竞争,我们的企业就能放心地走向世界,我们的国家就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 输了,我们可能会回到被人卡脖子、任人宰割的日子,但请相信,中国从来没有“输”的选项。 从革命年代的小米加步枪,到今天的航母导弹、芯片航母,我们靠的是不服输的劲头,靠的是团结一心的力量。 如今的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依旧迎着朝阳升起,那鲜红的颜色,是无数先烈的血,也是我们必胜的信念,未来百年的幸福生活,就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