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防卫省突然宣布了,按公开消息推进采购美制“战斧”巡航导弹,并

娇娇发个帖聊武器 2025-11-25 13:44:20

就在刚刚。 日本防卫省突然宣布了,按公开消息推进采购美制“战斧”巡航导弹,并在西南诸岛强化远距火力与演训安排,接收时间从2025年起陆续进行。 话题不绕弯,中日关系很难回到过去,台海问题由中国自己解决,外部插手不被接受,这是底线。 2022年8月环台演训划设多处禁航区,日本方面称有导弹落入其专属海域附近,中国东部战区随后又在2023、2024年多轮组织合围训练,节奏更密。 与此同时,日本在与那国、石垣、宫古等岛加强驻防,地面与防空单元成列,西南方向频繁机舰活动,距离更近、动作更密。 海上力量的对照也摆在台面。中国055大型驱逐舰已投入多支舰队,辽宁舰、山东舰常态化远海训练,福建舰2024年开启海试,成体系推进。 日本这边把“出云”级改装为可起降F-35B的甲板,2021年已完成与美军F-35B的起降测试,自有F-35B交付后将补齐短板,但仍受舰载机数量与保障能力限制。 远程打击方面,中国水面舰艇与岸基力量已能覆盖第一岛链要点,日本计划延程“12式”并引进“战斧”,意图在距离上拉近,但总体弹药规模与补给链条仍偏紧。 空中力量的巡航频次也在变化。歼-20已在东部方向成建制执行任务,预警与加油机协同更成熟,日本则以F-35A与F-15改进型稳住防空,但对海上超视距一体化仍在补课。 工业能力是长期较量的基石。中国舰机年产量保持高位,批量交付形成梯次轮换,日本造舰与弹药扩产正在推进,但节奏更慢、可用坞位与人力约束明显。 这些动作叠在一起,意味着双方不再遮掩,靠近与反制会成为常态。关键在于把握节点,防止误判,把控接触尺度。 台海是中国内事,任何越线动作都会引发强烈反应。日本若把外部工具不断加码,只会让区域风险上升,沟通与降温更符合各自安全利益。 结尾就一句话:中日关系短期难回旧路,台海问题中国自己处置,越线必有回应;该较劲就较劲,但边界必须清晰。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娇娇发个帖聊武器

娇娇发个帖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