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收复台湾:使用了武力;宋朝时期收复台湾:使用了武力;清朝时期收复台湾:使用了武力;你没有看错,不管是1000多年之前的三国,还是几百年之前的清朝康熙时期,收复台湾都动用了武力。 你以为三国就是魏蜀吴在大陆上掐得你死我活?其实孙权早就把眼光投向了那片大海。 公元230年,孙权派了俩将军,一个叫卫温,一个叫诸葛直,领着一万多人,坐着能抗风浪的大船就出发了,目标直指传说中的“夷洲”——也就是今天的台湾。 这可不是去搞友好交流的,《三国志》里写得明明白白,叫“得其数千人以还”。说白了,就是带兵过去,跟当地人干了一架,抓了几千个当地人带回了东吴。 这叫什么?这就是最直接的武力宣示,是中央王朝第一次用军事力量抵达并控制台湾地区,告诉全世界,这地方我注意到了,也摸得着。 到了宋朝,情况又不一样了。有人可能会说,宋朝不是没打大仗吗?没错,宋朝的主要精力在北边跟辽、金、蒙古死磕,没空在台湾搞大场面。但不打大仗,不代表没有亮剑。 宋朝直接在离台湾最近的澎湖列岛,设了个“澎湖巡检司”。这玩意儿是干嘛的? 说白了,就是个军事兼行政岗位,相当于把一个边防哨所直接建在了台湾的家门口,常年派兵驻扎,巡逻执法。你想想,在你的地盘边上派驻军队,这本身就是一种军事威慑和控制。 这跟把枪架在那儿,告诉所有人“这片海域我罩了”,是一个道理。所以说,宋朝对台湾的管辖,靠的是一种更巧妙的、但同样带刺的武力。 如果说前面两次是“开胃菜”,那清朝康熙爷这顿,就是“硬菜”了。 那时候台湾在谁手里?在郑成功他们家手里,搞了个什么“东宁国”,关起门来自己当大王,跟中央王朝对着干。康熙爷能忍?忍不了。 公元1683年,康熙派了水师大将施琅,带着几百艘战船,两万多人,浩浩荡荡就杀了过去。在澎湖一场决定性的大海战,把郑家的水师打得落花流水,主力全灭。 这下没话说了,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直接竖白旗投降。清朝从此把台湾正式纳入版图,设了府县,派了官员,管得明明白白。这次收复,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武力统一,没有任何争议。 所以你看,从三国的第一次接触,到宋朝的军事驻扎,再到清朝的终极一击,历史脉络清清楚楚。台湾这块地,从来就不是什么无主之地,也不是谁靠“爱”与“和平”就能拿走的。 它每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背后都站着强大的军队和坚定的决心。这就是历史教给我们的,最实在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