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人持有的某个公司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公告,大意是要把一个子公司分拆上市,但和一般的分拆不同,母公司不再控股子公司,而是把持有子公司的所有股份根据母公司股东持股比例的多少分掉(实物分派)。简单说就是母公司把一个子公司卖了,然后进行特殊送股(按比例分配),让股东自行决定子公司的股份。对于母公司来说,少了一块重要资产的并表,收入和利润都会减少不少,会导致内在价值受损从而影响股价下跌,不过对于股东来说,或许是利好,以目前的情况看,子公司上市后的市值大概率会比母公司失去子公司后减少的内在价值更多,翻译一下就是你因为母公司卖掉子公司而亏掉的权益等子公司上市后就能赚回来且会更多(不考虑股价波动的影响,只考虑内在价值的变化)。而且子公司经过几年的高增长,目前也逐步进入瓶颈期,增速下来了,趁着港股新股火爆的时候卖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里会形成一个有意思的博弈,有些人认为母公司少掉一部分资产,股价自然要跌,所以要先卖出比较好,然后等股权登记日那天再买入,还是能拿到子公司的股份。但如果这样想的人多了,那么登记日当天的股价可能就会大幅高开,搞不好比现在卖掉时还高,这样就亏了。于是这些人就想,要不提前一天买、或提前两天、三天…以此类推重复博弈,最后就会有人说干脆不卖了,甚至低开多了还加仓,万一到股权登记日这天还涨了,那不是再多赚一份钱?如果大家都这样推演了,那么可能就不低开了。毕竟,本质上对于股东来说权益是没减少的,母公司减少的内在价值或者换句话说你可能因为持有母公司亏掉的钱,母公司又以子公司股票的形式又送还你了。
昨天本人持有的某个公司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公告,大意是要把一个子公司分拆上市,但和
提克观商业
2025-11-21 12:22: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