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千多年的交集里,咱们几乎一直是被动防御的一方?这事儿越琢磨越让人感慨! 翻

车一路向前开 2025-11-18 21:39:06

中日两千多年的交集里,咱们几乎一直是被动防御的一方?这事儿越琢磨越让人感慨! 翻遍历史才发现,中国主动进攻日本本土的先例,竟然只有元世祖忽必烈的两次远征,还都因为台风和补给问题惨败收场。除此之外,从唐朝白江口之战的防御反击,到明朝戚继光抗倭,再到近代的甲午战争、抗日战争,咱们始终在被动应对日本的挑衅和侵略。 为啥会这样?根本不是打不过!古代日本多山地少耕地,对以农业为本的中国来说,占领后不仅没收益还得倒贴治理成本,纯属“费力不讨好”。而且多数时候日本都是俯首称臣、年年纳贡,咱们秉持着“怀柔远人”的理念,压根没想着主动征讨。 可这份宽容和善良,在某些人眼里却成了“软弱可欺”。日本看透了中国不好战、重和平的本性,觉得“打中国成本太低”——赢了就能大肆劫掠金银财宝、抢占土地资源,输了也不用担心遭到毁灭性报复。从甲午战争割地赔款,到抗战时期的烧杀抢掠,他们一次次把咱们的善良当成侵略的底气。 更让人唏嘘的是,这种“中国从不主动进攻”的历史,竟成了日本某些人看不起我们的理由。他们忘了,中国的“不主动”是文明底色里的包容,不是没实力;咱们的“被动防御”,从来都带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硬气——白江口之战把日军打得全军覆没,抗战用十四年硬生生拖垮侵略者,这些都是最好的证明。

0 阅读:0
车一路向前开

车一路向前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