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大陆早有预判,岛内政坛这场暗流涌动的博弈,终究以郑丽文的公开亮牌撕开了所有伪装。这位国民党主席毅然踏上台北马场町纪念公园的土丘,在“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追思慰灵大会”上的亮相,直接触及了岛内最敏感的历史与两岸神经。岛内独派大佬看着她与统派代表并肩献花、齐声高喊“两岸一家亲”,忍不住惊呼:“老蒋若在世,目睹昔日奉为精神图腾的党魂被如此改写,恐怕也要寒透了心!”这场打破蓝营高层从未参与统派活动历史的行动,瞬间引爆全台舆论,而她在现场拒绝参拜旁置的老蒋画像、转身向白色恐怖受难者鞠躬致哀的动作,更被视作与旧有政治符号的正式切割,让慌了神的民进党立刻忙着甩“锅”,试图用“抹红”掩盖自身的焦虑。 郑丽文的此行绝非一时冲动。在大陆哀乐声中,她身着素服庄重献花,致辞时直言“白色恐怖是全体台湾同胞的共同记忆,不应沦为政党斗争的工具”,这番话精准戳破了民进党多年来扭曲历史、操弄“转型正义”的谎言。民进党当局慌不择路地扣上“向中共情报人员致意”的帽子,“立委”吴思瑶甚至辱骂她“干脆加入共产党”,可事实是,秋祭纪念的本就是不分省籍、不分信仰的所有受难者,连主办方都出面澄清舆论遭“恶意误导”。这种欲盖弥彰的甩锅,恰恰暴露了绿营对统派声音崛起的恐惧——当“抗中保台”的叙事被“两岸同心”的呼声冲击,他们赖以生存的政治根基正在松动。 更具戏剧性的是国民党内部的分裂。前民意代表蔡正元跳出来指责她“未拜中山纪念馆却追思‘共谍’”,台北市长蒋万安含糊其辞回避核心议题,可基层党员却纷纷点赞支持,认为这才是国民党摆脱“模糊路线”的正确方向。郑丽文的切割动作,本质上是对党内保守势力的宣战,她用“一中保台”的鲜明立场,替代了以往“维持现状”的摇摆不定,甚至直言“固守反共立场比台独危害更大”。这种破局姿态连美日等国“驻台代表”都不得不正视,AIT处长谷立言主动赴国民党中央拜会,打破了美西方对台湾政客的颐指气使,这恰恰印证了:坚定的和平立场远比投机取巧更有分量。 岛内民调早已给出答案: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的比例持续上涨,超六成年轻人渴望两岸交流而非对立。郑丽文跑遍22县市募款还党债,聊的是卖水果、找工作的实在事,这种扎根民生的促统路径,让“台独”分裂的空洞口号愈发苍白。她的行动不仅还原了历史真相,更让两岸和平的理念穿透了绿营的舆论封锁,成为连接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历史的车轮从不会因政客的阻挠而停滞,郑丽文的亮牌或许只是两岸统一进程中的一道微光,但它照亮了民心所向的道路。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