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炮轰美国芯片“输给台湾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2025-11-18 09:46:18

北京时间11月18日,特朗普在一场公开活动中毫不避讳地吐槽:“我们美国简直蠢透了,就这么把芯片市场拱手让给了台湾”,话音刚落,他便抛出解决方案——美国急需H-1B移民来扛起电脑芯片制造的担子,更要靠这些外籍人才“手把手培训我们自己的人”。这番话听着直白,却藏着美国芯片产业的深层焦虑,更暴露了其政策逻辑里的致命矛盾。 所谓“输给台湾”,本质是特朗普对全球产业链分工的片面解读。谁都知道,台湾台积电的先进制程技术独占鳌头,2纳米产线的良品率和产能全球领先,而美国本土芯片产能仅能满足国内20%左右的需求,哪怕是英伟达最新的“美国制造”芯片,最终封装环节仍要送回台湾完成。这不是“被抢走”的生意,而是全球化几十年形成的产业生态——美国手握设计优势,东亚承担制造核心,欧洲供应关键设备,本是各司其职的共赢格局。特朗普将产业短板归咎于“输给别人”,好比学生考砸了怪同桌太优秀,却忘了自己长期放弃制造环节、依赖外包的积弊。 更讽刺的是,他寄望的H-1B移民,如今正被美国自己的政策挡在门外。就在两个月前,美国将H-1B签证新申请费从几千美元飙升至10万美元,直接让大量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沃尔玛等巨头甚至暂停了相关招聘。要知道,美国半导体产业到2030年将面临6.7万个人才缺口,而H-1B签证持有者长期填补着美国科技行业的技术空白,仅亚马逊一家去年就获批超万份签证。现在一边喊着需要外籍人才“培训美国人”,一边给人才引进设下天价门槛,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好比既想让马儿跑,又不肯给马儿吃草。 背后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特朗普的表态终究绕不开政治与经济的双重算计。一方面,将芯片产业问题简化为“输给台湾”,能轻易煽动民意,迎合其“美国优先”的叙事;另一方面,喊出依赖H-1B移民,又能暂时安抚急需人才的科技巨头。但他刻意回避了核心问题:美国本土STEM人才培养长期滞后,半导体行业技术工人缺口巨大,而产业回流政策又面临劳动力成本高、供应链不完整的现实困境。靠关税威胁逼迫台积电赴美建厂,靠天价签证费筛选人才,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早已被历史证明行不通——上世纪80年代美国限制日本芯片出口,最终反而加速产能向东亚转移,如今不过是在重复同样的逻辑。 芯片产业的竞争,从来不是零和博弈的“抢生意”,而是全球协作的系统工程。美国真正该反思的,不是“输给了谁”,而是如何补齐本土人才培养的短板、理顺产业链配套的梗阻,而不是靠甩锅和矛盾的政策自欺欺人。H-1B移民或许能解一时之急,但真正支撑产业长远发展的,永远是开放的合作生态和扎实的本土根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39

猜你喜欢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