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警示!俄乌战场传来血的教训,我们最先进的歼20,绝不能再抱着火箭弹不放了

柳淮蕊 2025-11-18 17:39:33

惊天警示!俄乌战场传来血的教训,我们最先进的歼20,绝不能再抱着火箭弹不放了 打了快四年的俄乌战争,把现代空战的残酷真相彻底揭开。俄军那些被吹成“空中王牌”的战机,一架接一架往下掉,不是被防空导弹炸成火球,就是摔在田野里变成一堆废铁。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就是血的教训:五代机还低空扔火箭弹,跟光膀子冲枪林弹雨没区别,纯属自寻死路。 俄军在这场战争中,可以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更精准踩中了“低空投弹”的死亡陷阱。 俄军苏-34、苏-35这些四代半战机,论机动性、载弹量都不算差,可硬是被乌军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揍得满地找牙。 问题根子就在战术僵化:精确制导弹药占比常年不足5%,比美军科索沃战争时的35%差了整整7倍,俄军要么用冷战时期的铁炸弹,要么干脆挂着火箭弹低空俯冲投弹,这等于给防空导弹送靶机。 去年顿巴斯战场,就有苏-34贴着树梢扔火箭弹,刚拉起就被乌军的“毒刺”导弹盯上,导弹拖着白烟追上时,飞行员连弹射都来不及。 更讽刺的是,6月被无人机端掉的5座俄军机场里,不少战机是因为挂着火箭弹准备执行低空任务,连疏散的时间都没有,直接被无人机当成固定靶炸,这哪是打现代空战,分明是拿着先进战机干着二战强击机的活。 毕竟现代防空系统早不是“摆设”,低空突防就是钻进“死亡网”,俄军的教训够痛够具体。 乌军手里不仅有美国援助的“毒刺”“标枪”,还有北约支援的NASAMS防空系统,这些装备把低空变成了“禁区”。 “毒刺”导弹射程达5公里,能追踪战机发动机的红外信号,哪怕是贴地飞行的战机也躲不过;NASAMS系统更狠,能同时锁定12个目标,射程覆盖25公里,俄军战机刚进入低空投弹航线,就等于暴露在雷达屏幕上。 6月袭击俄军机场的乌克兰无人机,就是借着低空突防钻了空子,从部署到攻击全程没被发现,把俄军基地烧得一片狼藉。 这说明低空早已不是“避风港”,而是防空武器的“狩猎场”,哪怕是先进战机,只要敢低头扔火箭弹,就难逃被击落的命运。 不过咱们的歼20,天生就是为“超视距作战”而生的,抱着火箭弹就是暴殄天物。 歼20的隐身涂层、DSI鼓包进气道、有源相控阵雷达,全是为了在百公里外发现敌人、先发制人,标配的霹雳-15空空导弹射程超150公里,能在敌军防空圈外精准“点杀”目标,这才是五代机的正确打开方式。 要是让歼20挂着火箭弹低空俯冲,等于主动放弃隐身优势,把机身侧面、尾部这些雷达反射强的部位暴露给敌人,跟俄军苏-34的作死操作有啥区别? 咱的空军早就看透了这一点,近年军演里,歼20从来都是扮演“踹门者”角色,先打掉敌军预警机、防空雷达,再引导其他战机跟进,根本不会浪费优势去玩低空投弹。 俄军的另一重教训是“体系缺失”,光靠战机单机猛冲,就是给敌人送人头。 6月被摧毁的A-50预警机,是俄军空中指挥的“大脑”,这架飞机一炸,周边战机立马成了“睁眼瞎”,只能靠目视搜索目标,被迫低空投弹找存在感,形成恶性循环。 现代空战拼的是体系,预警机负责“看路”,电子战机负责“干扰”,战机负责“杀敌”,缺了哪一环都不行。 咱的歼20早就融入了作战体系,军演时能跟空警-500预警机、歼-16D电子战机联动,空警-500的雷达能扫描200公里外的目标,歼-16D能压制敌军防空信号,歼20只需隐蔽接敌、发射导弹,全程不用进入低空危险区,这才是“体系致胜”的正道,比俄军的单机蛮干高明百倍。 有人可能会说“火箭弹成本低、火力猛,近距离支援有用”,可这得看用在谁身上、啥场合。 陆军有武直-10、无人机负责近距离火力支援,这些装备低空机动性更强、生存能力更适配,犯不着让歼20去抢活干。 俄军就是搞反了定位,把本该争夺制空权的苏-35派去扔火箭弹,结果制空权没保住,战机还损失惨重,截至今年1月,俄军已损失134架固定翼战机,6月一夜就赔进去40架,怎么算都亏。 歼20的使命是“踹门破防”“争夺制空权”,是对付敌方先进战机、预警机的“尖刀”,要是把尖刀当砍刀用,不仅浪费性能,还会把自己置于险境,这是对国防资源的极大浪费。 所以俄乌战场的血教训不是“火箭弹没用”,而是“五代机不能抱着火箭弹不放”。 歼20的隐身、超视距、体系化优势,是咱们花了十几年心血攒出来的底气,俄军那些被击落的战机残骸,就是给咱们立的“警示牌”。 现代空战早就不是“低空冲锋、狂轰滥炸”的时代了,而是“隐身突防、超视距击杀、体系联动”的较量,谁跟不上这个节奏,谁就会付出惨痛代价。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