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台独”胆寒,只需抓住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对“台独分子”威慑力这么大? 围绕两岸议题,近段时间岛内外都在关注一个现象:当某些公开宣扬“台独”立场的政治人物被外界点名、调查、争议不断涌现时,舆论的反应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层级差异。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而要抓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被大陆列为“台独”顽固分子、如今被立案侦查的沈伯洋。 这小子可是台独势力的“骨干操盘手”,既懂法律又会搞组织,还拿着政治身份当保护伞,大陆抓准他下手,就是打蛇打七寸,敲山震虎,让所有搞“台独”的都看清,分裂国家没有好下场。 沈伯洋原本是台大法律系的高材生、美国犯罪学博士,可他放着好好的学术不搞,偏要一头扎进“台独”泥潭,堪称“台独”势力里的“高知骨干”。 2021年他创立所谓“黑熊学院”,打着“防卫教学”的幌子散布反陆言论,还拿到了曹兴诚6亿新台币的资助,把这个“台独”培训基地办得有模有样,专门培养分裂势力的“打手”。 2024年当选“立委”后,他更是变本加厉,炒作“大陆第五纵队”这种荒谬议题,煽动“反中抗中”,甚至推动所谓“台湾安全法”修订,企图从法律层面为“台独”铺路。 更可恨的是,他拿着家族企业在大陆赚的钱,却干着分裂国家的勾当,其父亲沈土城担任负责人的兆亿有限公司,常年和大陆企业有贸易往来,年营收稳定在17亿新台币,没有大陆市场的支撑,这家公司根本成不了气候。 这种“吃饭砸锅”的两面派行径,简直无耻到了极点,国台办早就看穿了他的真面目,去年10月就将他纳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今年6月更是对其关联企业依法实施惩戒,禁止其与大陆任何组织、企业、个人进行交易合作,直接断了他的财路。 但真正让“台独”分子胆寒的,是大陆这次动真格的执法力度,10月28日,重庆市公安局正式对沈伯洋立案侦查。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分裂国家罪的首要分子或罪行重大者,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而且追诉期限不受限制,哪怕他逃到天涯海角,也迟早要被抓回来受审。 更让“台独”分子心惊肉跳的是,大陆的惩戒不仅针对沈伯洋本人,还精准打击了他的家族利益,兆亿有限公司被制裁后,大陆供应商集体撤单,海关登记被废止,17年积累的贸易网络瞬间崩塌,公司直接倒闭。 他儿子申请瑞士留学也被拒签,连家人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这种“一人搞台独,全家遭殃”的后果,让那些抱着“搞台独能名利双收”幻想的家伙彻底清醒了,他们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既得利益被清零。 沈伯洋被立案侦查的震慑效应,很快就在岛内显现了出来。 11月13日,泉州市公安局紧接着发布悬赏通告,对长期发布煽动分裂国家言论、欺凌在台大陆配偶的“台独”打手温子渝、陈柏源展开通缉,悬赏金额高达5万至25万元人民币。 这俩人以前在网上跳得比谁都欢,还公开宣誓“要战到最后一刻”,可自从沈伯洋被立案、企业倒闭的消息传来,他们的嚣张气焰明显收敛,甚至开始互相撕咬,直接暴露了“台独”分子色厉内荏的真面目。 台湾民意基金会11月13日发布的民调也显示,支持“台独”的民众大幅下滑7.5个百分点,流失了近150万人,这是赖清德上任以来独派支持率最低的一次。 这是数以百万计的台湾民众,用收回对“台独”的支持来表达抗议,而沈伯洋被依法严惩正是重要导火索之一,这让更多台湾民众看清了“台独”不仅会引发台海危机,还会让自己的利益受损。 所以公安机关依法惩“独”,是回应两岸民众呼声的正义之举,正当必要,这种有法可依、精准打击的行动,比任何宣传都能让“台独”势力胆寒。 抓沈伯洋之所以能起到这么大的威慑效果,因为他是“台独”势力的“典型代表”,集“学术伪装、政治身份、经济利益、外部勾结”于一身,大陆对他的惩戒,彻底打破了“台独”分子的三重幻想。 一是“有美国撑腰就没事”的幻想,沈伯洋背后有外部反华势力支持,可最终还是逃不过法律制裁;二是“搞台独能赚大钱”的幻想,他家族靠大陆市场发家,却因分裂行径落得企业倒闭的下场。 三是“法不责众”的幻想,大陆明确表态,不管是“台独”首要分子还是骨干帮凶,只要触犯法律,就一定会被追究责任。 沈伯洋的下场充分说明,要让“台独”胆寒,不用兴师动众,只要抓住像他这样的“关键少数”,精准打击其核心利益,就能形成“抓一个、震一批、儆一片”的效果。 这些“台独”顽固分子就像毒瘤,看似根深蒂固,实则不堪一击,只要找准病灶、精准切除,就能有效遏制“台独”蔓延的势头。 大陆始终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这绝不意味着会容忍“台独”分裂行径,任何企图分裂自己国家的人,都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如今“台独”的支持率大幅下滑,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沈伯洋之流的挣扎不过是蚍蜉撼树,注定失败。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